『手牵手医学新知』第十五期
分类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于2009年3月9日废止了联邦资金不得用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并承诺消除科学研究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奥巴马称,前任政府在健全的科学与伦理价值观之间做出了错误选择。他承认其\"艰难而微妙的平衡\",但表示大多数美国人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 奥巴马强调\"医学奇迹不只是因为偶然才会发生\",他表示,美国政府需要支持研究工作,找到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法。奥巴马还将此举称作阻止美国科学家流向海外实验室的尝试,以避免出现其它国家\"在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进展上可能领先于我们\"的局面。

参考文献:

2009年2月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发布一条医学新闻,报道称由于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可能被贿选,所以2008年12月17日瑞典当局已开展一项专门调查处理此事。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2008年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基于豪森教授的发现,人类研制出了两种能够预防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的有效疫苗。 近期,有人认为进行HPV疫苗研究的国际性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可能采取了某种不道德行为影响了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评选,从而帮助豪森成为了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之一,但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否认了这种说法,并称这种控告完全是\"荒谬的\"。

参考文献:

评估结核杆菌感染期间病原体的复制情况,对于理解潜伏期结核以及发展新的治疗方法,都至关重要。为了监测结核杆菌在宿主体内自我复制情况,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不稳定的质粒,这种质粒可以从分裂细胞中以一定的稳定速率消失。通过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感染小鼠体内,结核菌的生长和死亡率。在慢性感染中,累积的结核菌负荷--在小鼠肺部活着的、死亡的和转移的结核菌总数,比以菌落形成单位估计的数量要多。这些数据表明在慢性感染的小鼠体内,结核杆菌是在不停的复制,但被小鼠的免疫系统限制。应用这种研究方法,也许还能提示其它慢性病原体的动态复制过程。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 2009

2009年2月,《Journal of Immunology》发表了Se ′verine Re ′my等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实验证实,过度表达血红素加氧酶-1 (HO-1)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激活。这一现象,主要与HO-1分解血红素产生的一氧化碳(CO)有关。 作者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体外与CO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O能够抑制TLR-3、TLR-4介导的DC细胞成熟,抑制DC细胞分泌前炎症因子以及DC介导的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是,CO对DC细胞的IL-10分泌没有影响。 在糖尿病小鼠模型,HO-1或CO处理后的DC细胞,能够减轻小鼠的糖尿病症状,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此,研究者认为,CO能够通过抑制DC细胞激活,从而 诱导免疫耐受。

参考文献:

脑缺血性中风是是人类死亡的第三大杀手。近来,一项来自德国的研究揭示了该疾病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者们发现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 (Treg cells)在其中起关键作用。Treg细胞的缺失极大地增加了大脑损伤的发生和大脑功能的减退。此外,Treg细胞的缺失使小胶质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上调。这些细胞是大脑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来源。

参考文献:

作为新一代肠促胰岛素利拉鲁肽(Liraglutide)--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一经面世便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 2月份《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利拉鲁肽疗效的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该试验中,746名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纳入利拉鲁肽单药治疗组或格列美脲组,一名不能耐受者中途出组。利拉鲁肽组共纳入498名患者,其中251名患者每天注射1.2mg,另外247名患者每天注射1.8mg;格列美脲组共纳入247名患者,用药方法为每天8mg。两组患者共治疗52周。主要终点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的比率。在第52周时,HbA1c在格列美脲组的降低比率为0.51%,而在和利拉鲁肽1.2mg组和1.8mg组分别为0.84%和1.14%。利拉鲁肽1.2mg组有5名,1.8mg组有1名患者因为呕吐停止了治疗,而格列美脲组则无此情况。 从该试验可以看出利拉鲁肽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Ⅱ型糖尿病,并且在降低HbA1c方面,疗效比格列美脲更好。

参考文献:Lancet 2009

疟疾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健康杀手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世界上有将近一半的人口有感染疟疾的危险。疟疾由寄生虫引起,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寄生虫在肝脏中繁殖,然后通过红细胞传染。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血小板有助于对抗疟疾,通过结合到感染的红细胞,在红细胞内部杀死疟原虫,血小板在获得免疫的早期起着一定的作用。阿司匹林和其他血小板抑制剂由于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受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在阿司匹林治疗后更易死亡。所以需要进一步调查在疟疾传染上阿司匹林的应用和潜在的危害。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参考文献:

既往研究显示在高风险人群如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当中,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的死亡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之间存在显著的独立关联。研究者针对台湾地区41879名男性和48514名女性进行了为期8.2年的随访,发现21.2%的死亡事件归因于心血管疾病(HR 1.39, P<0.001),尤其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血清尿酸水平和死亡率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

参考文献:

澳大利亚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不论性别,如果发生低创伤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其5-10年的死亡风险增加,但如果随后发生第二次骨折,之后5年的死亡风险会增加3-4倍。其骨折类型与死亡关系的强弱依次为,髋骨骨折、椎骨骨折、它类型严重骨折和轻微骨折。

参考文献:JAMA 2009

尼古丁被公认为是神经致畸剂,孕期吸烟所致的婴儿猝死综合征很可能就是由其所致。研究人员通过渗透压微泵向受孕5-7天的CF-1小鼠输送酒石酸尼古丁(60mg/Kg/day),直至第28天,以生理盐水为对照。 围产期尼古丁暴露不改变每窝新生小鼠的数目或出生后的生长情况。尼古丁暴露的小鼠,出生后0-3天,通气能力下降,对高碳酸血症(吸入10% CO2,20min)和低氧血症(100% N2,20s)反应下降。到出生后8天,尼古丁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差别消失。电生理显示,0-3天的暴露小鼠比对照小鼠,呼吸周期延长,呼吸更不节律。 对酸化反应能力的下降,说明大脑化学感受能力的降低。同时,胆碱能化学感受器从毒蕈碱受体转变为尼古丁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方法在腹侧呼吸神经元未稍发现明显星性胶质化。 这些结果说明,尼古丁暴露通过影响呼吸节律起步神经元,进而导致出生后中枢化学感受降低。结果就是呼吸变得脆弱,对化学感受器失去反应。这些与新生儿猝死综合中见到的通气障碍有关。

参考文献:

在第十四期手机新闻中,我们介绍了美国肾移植供肾者健康情况长期观察的结果:供肾对长期健康无影响。在日本,情况类似。 近日,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器官研究中心对1970年~2006年期间进行活体肾移植手术的601位供肾者资料进行队列分析。经过多方努力,研究人员获得了481位供肾者详细信息,其中426位供肾者健在。肾移植后供肾者5年,10年,20年,3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3%, 94.7%, 86.4%和66.2%。供肾者的生存率高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正常人群生存率。研究结果表明,活体供肾者长期健康情况和正常人群健康一样。

参考文献:Transplantation 2009

2009年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Wolfgang C等人的研究,研究证实,海拔越高,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越低。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5-2004年间,美国境内共804812例透析患者的死亡情况。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78年。海拔在76 米以下的地区,透析患者总体死亡率为220.1/1000病人年;76-609米,为221.2/1000病人年;610-1218米,为214.6/1000病人年;1219-1828米,为214.6/1000病人年;1828米以上,为177.2/1000病人年。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同海拔在76 米以下的地区相比,海拔在76-609米、610-1218米、1219-1828米、1828米以上地区的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比分别为0.97,0.93,0.88,0.85。

参考文献:JAMA 2009

来自荷兰癌症研究中心的Tol J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西妥昔单抗(一种抗表皮生长受体的嵌合性IgG1单克隆抗体)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以及贝伐单抗(CBC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证实,对比现有的治疗方案(即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以及贝伐单抗,CB方案),CBC方案没有任何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反而会导致患者的无癌症进展存活(指患者从被随机化分组至癌症进展、死亡的时间)期减少和更差的生活质量,同时研究还证实了KRAS基因的变异情况可以作为CBC方案治疗预后的预测因子。 该试验共有75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入组,被随机分为CBC方案组(n=377)或CB方案组(n=378)。结果发现,CB方案组和CBC方案组的平均无癌症进展的存活期分别为10.7月和9.4月(P=0.01),同时CBC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而二组在总体生存率和疗效反应率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CBC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尤其是西妥昔单抗相关性不良事件(表皮反应)。研究还发现,与CBC组内KRAS基因未变异的患者和CB组内KRAS基因发生变异的患者比较,CBC组内KRAS基因变异的患者的无癌症进展的存活期更低。

参考文献:

2009年2月7日《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性评估研究,分析了传统针灸对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令人震惊。针灸治疗的止痛效果与安慰剂组(假针灸)疗效相当,两组均优于未治疗组(P<0.001),而且不同的安慰剂针灸止痛效果相当(P=0.60)。显示了安慰剂治疗疼痛的神奇疗效,同时对针灸治疗疼痛的效果提出疑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尽可能的盲法),及完全排除心理因素影响后,再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BMJ 2009

梅西基金会(Josiah Macy, Jr. Foundation)2009年1月29日公布了一份报告,称美国医学院校正在经历一个快速扩张的阶段,目前医学院校每年输送的毕业生达18000人,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医疗保健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生在毕业时大多还未具备一个合格医师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医疗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报道呼吁医学院必须降低对高科技的依赖性,更多的医疗培训应该在社区医院进行;同时强调医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将预防提高到与治疗同等的地位。

参考文献:

近期,美国风湿病协会官方杂志《Arthritis & Rheumatism》公布了一项风湿病专科医生现状调查。截至调查结束时,共收到176份网上调查表(去除无效调查表后,调查有效反馈率为50%)。在研究院学习期间,58%的调查医生对学术表示兴趣,21%的对研究感兴趣;大家对研究院的培训都非常满意;但是,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研究院的薪资表示担忧,50%的被调查者更愿意考虑薪资相对较高的社区医疗机构的职位;对通过申请基金的方式来增加收入,大部分人都觉得非常困难;而且,部分被调查者甚至认为申请研究院的职位,可能对组建家庭或维持家庭稳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男性被调查者相比,女性相对喜欢研究院的职位,她们主要考虑的是基金和家庭,对薪资反倒不是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致使国民预期寿命缩短,成人死亡率上升。为此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流行病学家戴维·斯图克勒和他的同事展开调查,以明确在这些国家中被广泛采用的经济转型策略-大规模私有化(即2年内完成至少25%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对社会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1989年至2002年间,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处于工作年龄的男性死亡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规模私有化,使成年男性死亡率在短期内增加12.8%,这可能是由于大规模私有化极大增加失业率导致。 发展相关社会支援机制,可以减少改革对人口健康的不良影响。参加社会组织(譬如教会或工会)的人口比例每增加1%,因私有化所致人口死亡率则降低0.27 %。如果45%以上人群参加社会组织,则可消除私有化进程对社会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即将开始广泛市场改革的国家可以借鉴该研究,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政策,发展社会救援机制以减少经济改革对人口健康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Lancet 2009

2009年1月22日《Nature》曾经报道2008年菲律宾吕宋岛的养猪场内爆发伊波拉-赖斯顿病毒感染猪的事件。最新消息显示,又有超过4名的农场饲养员接触过感染赖斯顿病毒的猪。目前已经从5名饲养员的体内检查出赖斯顿病毒抗体,他们曾接触过病猪,并且可能在6个月前已经发生感染。虽然已证实该病毒在人身上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它在猪或其它动物体内可能会发生突变,形成毒力更强的病毒,进而对人类造成危害。卫生机构正在对曾经密切接触这5名感染者的人员进行监测,以证实该病毒是否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参考文献:

婴儿的成长情况和性格特点是由基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近日,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Rice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组揭开了这个问题的谜底。研究人员分析了1994年~2002年期间出生的近800例试管婴儿的医疗记录,并通过后期调查问卷调查儿童的性格特点。研究发现,婴儿出生时体重由子宫的化学环境决定,但儿童的性格特点由遗传因素决定。

参考文献:

2006年美国杜克大学曾用隐形技术研制出隐身衣,现在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反隐形技术进行了研究。 2009年2月6日《Science》杂志报道香港大学研究出一种部分抵消隐身衣隐形效应的方法,并在电脑上模拟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这种反隐形技术是依靠反隐形材料实现的,这种材料由人工合成,光学特性独特,负折射率以及阻抗与隐形材料的正折射率相匹配。如果将这种反隐形材料贴在隐身衣上就可以部分抵消隐身衣的效应从而让隐形物现形。

参考文献:

2009年1月30日《科学》杂志报道,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指纹除了能增加摩擦力便于抓住光滑物体外,还能增强触觉。研究人员用含有传感器的人造指尖进行研究,发现指纹通过增加皮肤的震动来增强对物体表面纹理和质地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皮肤上的压觉和振动觉感受器环层小体对质地的感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