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样物质(如吗啡)引起的瘙痒是其缓解疼痛最普遍的一个副作用,华盛顿大学的陈宙峰等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μ-阿片样物质受体(MOR)亚型MOR1D对于吗啡诱导的瘙痒(MIS)是必需的,而亚型MOR1是吗啡诱导的痛觉缺失(MIA)所必需的。在脊髓,MOR1D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异二聚体化,传递瘙痒信息。抑制GRPR下游效应因子PLCβ3 和IP3R3,可特异性地阻断MIS,而不能阻断MIA。此外,阻断MOR1D-GRPR的结合可减弱MIS,而对MIA无影响。该研究表明,阿片样物质引起的瘙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有助于研发抑制瘙痒的新型阿片样物质治疗方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的Luca Gattinoni等研究发现了一种长期存活的人类记忆T细胞亚群,这种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中心记忆、效应记忆和效应T细胞的多能性。这些细胞表达大量的CD95、IL-2Rβ、CXCR3和LFA-1,与记忆细胞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与已知的记忆细胞种群相比,这些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在人化的鼠模型中介导的抗肿瘤应答也更强。这些人类干细胞样记忆T细胞亚群的识别有助于疫苗设计和T细胞治疗。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Kari Sweeney等通过改造细菌基因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结核疫苗,其效果优于卡介苗。该疫苗来源于耻垢分枝杆菌,这是一种结核杆菌的“近亲”,两者均有esx-3基因。研究人员将耻垢分支杆菌中的esx-3基因剔除,引入结核杆菌的esx-3基因,由此得到的菌株命名为IKEPLUS,它在小鼠模型中显示刺激机体产生对结核分支杆菌毒力株的抗菌免疫力增强。在同样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情况下,未注射任何疫苗的实验鼠平均存活时间为54天,注射卡介苗的实验鼠平均存活时间为65天,而注射IKEPLUS的平均存活时间长达135天。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Ewout Hoorn等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诱导的高血压是通过激活肾脏氯化钠协同转运蛋白(NCC)而引起的。 研究发现,在野生型小鼠模型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会引起盐敏感性高血压,并增加磷酸化NCC和NCC调控激酶WNK3、WNK4和SPAK的大量表达。在NCC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中,他克莫司不会影响血压或导致血压升高,提示NCC在血压升高中的关键作用。此外,NCC阻断剂氢氯噻嗪可逆转他克莫司引起的高血压。 该研究认为,他克莫司主要是通过激活NCC而引起慢性高血压,而噻嗪类利尿剂能特异性预防CNIs诱导的高血压。
哮喘患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有广泛的个体差异。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的Kelan Tantisira等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一种功能性GLCCI1(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转录1基因)突变可显著降低哮喘患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研究人员对534290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中具有统计意义的变异进行筛查, 结果发现了一种显著的、可复制的关联SNP rs37972,该关联定位于GLCCI1,且与rs37973完全连锁不平衡。携带rs37973等位基因的受试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增加仅为野生型等位基因受试者的1/3(3.2±1.6% vs 9.4±1.1%),且反应率低的风险较高(OR=2.36)。
1971年前,数百万孕妇为预防妊娠并发症而暴露于己烯雌酚(DE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的 Robert Hoover等研究发现,曾于胎儿期暴露于DES的女性不良健康风险增加。 对三项在子宫里暴露于DES的女性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妊娠期应用己烯雌酚后,其女儿今后生殖风险及不良健康风险均增加。研究分为暴露组(其母暴露于DES组妇女)4653例,未暴露组1927例。结果显示与未暴露组比较,暴露于DES组女性不孕、自发流产、早产、孕3-6月胎儿流产、异位妊娠、先兆子痫、死产、绝经早、2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40岁以上乳癌的发生风险分别是未暴露组的2.37倍、1.64倍、4.68倍、3.77倍、3.72倍、1.42倍、2.45倍、2.35倍、2.28倍和1.82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Nathalie Roos等开展的研究显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 该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纳入1995-2007年瑞典医学出生登记中心单胎出生新生儿,其中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娩3787例,无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分娩1191336例。与对照组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肥胖者更多,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者也更多。分析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发生先兆子痫、早产、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无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的1.45倍、2.21倍和2.32倍。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的新生儿更易出现大于胎龄儿、胎粪吸入和低Apgar评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Sharon Kuss等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借助于肠道菌进行复制和传染,利用抗生素消除肠道菌后能够减弱肠道病毒的感染性。 他们运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肠道菌,随后给小鼠接种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果发现,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不易感染病毒,其肠道病毒的复制也受到抑制。若使小鼠暴露于肠道菌或其含有N-乙酰葡聚糖胺的表面多聚糖,包括脂多糖和肽聚糖,则能增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性。研究人员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与脂多糖结合,使病毒暴露于菌群会增强宿主细胞的易感性。此外,呼肠孤病毒在有肠道菌存在的情况下感染性也更强。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Hoes JN等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GCs)的使用不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糖代谢水平。 研究检测了58例正在应用GCs的RA患者、82例未应用GCs的RA患者和50例糖耐量正常对照者的糖代谢指标,以明确GCs是否会损害RA患者的糖代谢。研究显示,两组RA人群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无差异。在RA人群中,新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为11%,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比例为35%。GCs的累积剂量与2型糖尿病有关,但校正疾病活动度后,这种相关性会减弱。与正常人群相比,RA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是降低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RA和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 该研究认为, GCs的应用对RA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水平无影响,而与正常人群相比,RA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降低。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术中肿瘤特异性荧光成像技术有助于卵巢癌的精确摘除并改善预后。 90-95%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过量表达叶酸受体α(FR-α),通过以FR-α为靶标的荧光素可进行卵巢癌术中肿瘤特异性荧光成像。研究人员首次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卵巢癌摘除手术。结果显示,荧光能准确标记肿瘤。所摘除的最小肿瘤大小不足1毫米。通过荧光技术所识别的癌变组织数量显著高于正常肉眼所能观察到的(p<0.001)。虽然有X射线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波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但它们无法区分相邻的癌变组织和健康组织,而新技术有助于精确判断。
虽然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尚有争议,但英国格兰菲尔医院的Moronke Noah等开展的研究证实,与非ECMO治疗相比,ECMO治疗可降低H1N1相关ARDS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该队列研究纳入2009~2010年英国H1N1大流行期间在ECMO中心治疗的H1N1引起的ARDS患者,按照个体配对、习性评分配对和GenMatch配对方法进行配对。结果发现3种配对方法的ECMO治疗患者院内病死率分别为23.7%、24.0%、24.0%,均低于非ECMO治疗的患者病死率52.5%、46.7%、50.7%。在修正纳入标准和限定非ECMO患者治疗地点后,这种病死率的差异依然存在。
美国西雅图团体健康研究中心的Rebecca Hubbard等的研究显示:自40岁起开始每年行乳房X线筛查的女性中,超过半数在50岁时会因假阳性结果而至少被召回重新行影像学检查1次,且其中7%~9%将接到1次假阳性活检建议;与每年筛查1次相比,每2年筛查1次者10年后的假阳性结果累计概率更低,但是会轻度增加诊断为晚期乳腺癌的可能性。研究选取169456名在40-59岁进行首次乳房X线筛查的女性,对于自40岁起开始筛查的女性,到50岁时每年筛查的女性收到至少1次假阳性召回的累积概率(61.3%)和假阳性活检建议的累积概率(7.0%)显著高于每2年筛查1次的女性(41.6%和4.8%)。从50岁起开始筛查的结果与此相似。每2年筛查1次检出晚期癌症的概率较每年筛查1次略高但无显著差异。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Jersey Chen等开展的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心力衰竭住院率有所下降,1年病死率也略有下降。研究收集了美国和波多黎各在1998-2008年收治的55097390例诊断为心力衰竭的病例,结果发现调整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影响后,心力衰竭住院率由1998年的2845例/10万人年下降到2008年的2007例/10万人年,下降率为29.5%;而1年病死率则由1999年的31.7%下降至2008年的29.6%,下降率为6.6%。总的来说,1998年至2008年期间,美国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呈下降趋势,1年病死率稍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在各州之间有所差别。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Jens Ludwig等研究发现,从贫穷社区搬到中产阶级社区的人,其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研究人员招募了4498名居住在极端贫穷社区(40%居民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女性志愿者,并将她们随机分到3个组:提供给第1组受试者租金后要求她们搬到较好的社区(不到10%的居民收入低于贫困线);第2组受试者接受了相同的钱,但依然住在原来的社区;第3组为对照组,没得到钱,也不搬家。研究发现,对照组和第1组受试者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7.7%和14.4%,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0%和16.3%,与对照组相比,第1组受试者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第2组受试者健康状况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当人们知道他们在被别人观察的时候,行为会表现得更合群。这种效应被认为源于个体提高自己社会声誉的认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征为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加州理工学院的Keise Izuma等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社会名誉感在自闭症患者中部分受损。研究对象分为10名自闭症成人患者和与之匹配的11名健康对照。结果表明,被要求慈善捐款时,对照组的捐赠额在有观察者时比无观察者时显著增高,而自闭症患者组不受有无观察者影响。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缺少考虑别人对他们看法的能力。
致力于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的搞笑诺贝尔奖将其2011年医学奖授予了关于憋尿对人类决策影响的研究。 获奖的两项关于憋尿的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果。其中一项研究由澳大利亚和美国团队联合开展,揭示了膀胱充盈影响短期记忆和注意力,效果等同于24小时睡眠剥夺。 但由荷兰团队开展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对某些思维能力而言,充盈的膀胱有时是种优势。当面对两种选择——明天获得16美元或35天获得30美元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前者,尽管后一选项意味着能拿到更多钱。但那些尿急的人却能很好地控制住冲动,明智地选择钱更多的后者。这一结果与“抑制外溢”理论不谋而合,该理论认为抑制一种冲动有助控制其他不相关的冲动。
香港大学地理学家David Zhang等研究发现,人类的大部分灾难——从战争到流行病到经济衰退,都可以追溯到气候的变化。 该研究对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人类身高、黄金价格、树木年轮、温度等14个变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探索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显示,气候的变化是社会动乱、战争、迁徙、流行病、饥荒的独立风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能引起经济衰退和其他灾难。研究人员表示,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作物及水资源等供不应求,造成饥荒,同时导致黄金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疾病的流行等。当人们苦不堪言时,便会对政府或他人不满,最终将引发国与国或国家内部之间的战争。该研究认为,气候影响的不仅仅是战争和人口,而是整个社会。
2011年7月1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正式批准FCB-Pharmicell公司开发的干细胞治疗药物Hearticellgram-AM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这也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干细胞药物,也显示了韩国官方自黄禹锡丑闻以来对干细胞领域科学家的再次信任。该公司称,Hearticellgram-AMI可以再生受损细胞,恢复心脏功能,在使用一次剂量的Hearticellgram-AMI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可提高6%。
电视节目里经常会看到穿着衣服、供人们娱乐的大猩猩形象,美国杜克大学的人类进化学家Brian Hare等开展的研究表明,这种形象只会减少人们对大猩猩的同情心。 165位参与者观看了以黑猩猩为主角的广告和录像,节目内容有三种,其一为著名大猩猩保护人士Jane Goodall提供的大猩猩需要保护的信息;其二为大猩猩在野外生活的片段;第三种则为大猩猩穿上衣服表演节目。看过第三组节目的参与者中超过35%认为自己有权拥有一只大猩猩作为宠物,而其他两组持有此观点的则只占10%。当要求参与者购买广告商品进行捐赠时,第三组观众最不愿意购买。可见,电视节目中可爱的大猩猩形象不但无法激发起人们对这一物种的同情,相反还会减少对野生大猩猩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