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医学新知』第一百零五期
分类

没食子酸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已有研究报道,没食子酸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韩国首尔庆熙大学的Heekyung Lee等研究发现,没食子酸甲酯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与其能够抑制调节性T(Treg)细胞的功能有关,后者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肿瘤组织局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的比例较高,抑制了局部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发挥。该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没食子酸甲酯能够下调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这一作用与其下调Foxp3的表达有关。在荷瘤小鼠模型,没食子酸甲酯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但是,在Treg细胞缺如的荷瘤小鼠,没食子酸甲酯则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荷瘤小鼠相比,没食子酸甲酯饲喂的小鼠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下调。

参考文献:J Immunol 20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性哺乳动物和线虫的生育能力随着生育细胞减少和卵巢老化不断降低,这与一种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线虫发生某种基因突变会导致daf-2基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关)功能下降,延迟生殖衰退;另一种基因突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有关)则可以延长生殖期。基于此,科学家提出生殖衰退假说:神经元分泌信号作用于小肠、肌肉组织(TGF-β信号)和皮下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并产生第二信号,后者作用于性腺器官导致生殖衰退。尽管人类与线虫存在巨大差异,该假说仍为未来生育能力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Natuer 2010

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是否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美国Brigham and Women\'s医院的Daniel Solomon等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48718名RA患者,40346名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和442033名未患风湿病的人。RA病人糖尿病发病率为8.6/1000人年;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糖尿病发病率为8.2/1000人年,未患风湿病人群为5.8/1000人年。在对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药物和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后显示,与未患风湿病的人群相比,RA病人患者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5,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风险比为1.4。 结果表明,RA、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抗风湿治疗是否可以扭转这一趋势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Ann Rheum Dis 2010

最近,长期使用双磷酸盐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两份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2010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ShaneE等的研究报告指出:平均服用7年该药,不典型粗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风险增加。310例不典型股骨骨折的患者中,291例长期服用此药,绝大多数服用时间超过5年。另一份报告来自牛津大学Jane Green博士等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该研究显示:与不服用双磷酸盐者相比,口服常规剂量双磷酸盐者7.5年以上者食管癌发生风险升高(RR=1.30)。剂量越高、疗程越长发生食管癌风险就越高(相对风险比RR=1.93),约是普通人群的2倍。研究提示,长期使用双磷酸盐可增加罕见非创伤性股骨骨折和食道癌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JAMA 2010

2000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因水系统遭受0157型大肠杆菌污染引发数千人被感染的疫情,研究人员对1977位当地居民进行了8年随访,其中1067人(54%)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378人接受药物治疗。研究发现共有697人出现高血压,与未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受试者相比,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受试者高血压风险增加33%(HR=1.33)。572人出现肾脏损害,与未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受试者相比,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受试者的肾病风险增加了2.4倍(HR=3.41)。感染0157型大肠杆菌的患者高血压和肾病发生风险增加,研究者表示这可能与0157型大肠杆菌释放的毒素相关,毒素引起血管内膜炎使血压升高,从而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毒素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慢性损害,从而增加肾病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BMJ 2010

成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慢性支气管感染60%~70%因绿脓杆菌引起。感染绿脓杆菌后,一些患者肺功能急剧下降,另一些患者则处于潜伏期,无明显反应。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的Shawn Aaron等的研究显示,感染绿脓杆菌的囊性纤维化患者,其疾病进展与绿脓杆菌的菌株有关,感染常见菌株A后,囊性纤维化患者死亡和肺移植风险显著增加。 该研究者纳入囊性纤维化患者446例,入组时发现67例感染绿脓杆菌A(15%),32例感染绿脓杆菌B(7%),3人同时感染两种菌株(0.6%)。结果显示,同时感染A、B两种菌株的发生率相对较低(7.0/1000病人年)。感染不同菌株所致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别,然而感染绿脓杆菌A(利物浦菌株)的患者3年死亡和肺移植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18.6% vs 8.7%)。

参考文献:JAMA 2010

异维甲酸自1980年以来被广泛用于重度痤疮的治疗。曾有个案报道质疑:使用异维甲酸增加痤疮患者自杀风险。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Anders Sundstrom等的研究却显示,尽管重度痤疮患者使用异维甲酸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企图自杀的风险增加,但这可能并非由药物引起,而是疾病带来的沮丧所致。 研究人员研究了5756位1980年~1989年间使用异维甲酸治疗痤疮的患者数据,其中128人企图自杀。与普通人群相比,患者自杀风险在治疗前3年开始升高,其标准风险比为1.57;开始治疗后6个月内,患者的自杀风险达到最高,标准风险比1.78;治疗后3年及随访中,自杀风险恢复到基础水平,标准风险比保持在1.04。研究者认为相对药物治疗本身,更有可能是患者的精神健康出现问题导致了自杀风险升高,并建议临床医师加强对重症痤疮患者自杀企图的监测,给予心理辅导和治疗。

参考文献:BMJ 2010

英国牛津大学的Landray博士等对慢性肾病进展至死亡和终末期肾病的风险进行的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并发终末期肾病和死亡的最高风险因素分别为与肾脏和心脏功能相关的简单实验室指标、性别、年龄和吸烟。 该研究利用伯明翰队列研究(CRIB)的数据,对382例慢性肾病Ⅲ期~Ⅴ期患者进展至死亡和终末期肾病(分别平均随访6年和4.1年)的风险进行量化。结果显示,190例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12.1%/年),150例患者死亡(6.5%/年)。基线时eGFR每下降30%,则患者并发终末期肾病和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3倍和1.3倍。经校正后,与终末期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分别为基线时肌酐值水平、血清磷酸盐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率和女性,而与死亡相关的分别为年龄、N-末端前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水平和吸烟。

参考文献:Am J Kidney Dis 2010

美国圣·卢克中美洲心脏研究所的Paul Chan等研究发现,体外除颤器不能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研究纳入11695例心脏骤停患者,9616人(82.2%)为非电击性心律(心脏停博、无脉搏性心电活动,电击除颤无法恢复心律);2079人(17.8%)为可电击性心律(因心室颤动或心动过速等导致心脏骤停,电击除颤可恢复心律)。所有受试者中4515人(38.6%)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以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117人(18.1%)存活并出院,研究发现与未用AEDs的受试者相比,使用AEDs的受试者生存率低15%,研究者表示这样的结果让人吃惊,对于公众场合(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常用体外除颤器来恢复患者的心律以提高存活率,然而对于在医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体外除颤器的治疗效果不佳,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参考文献:JAMA 2010

老年慢性肾病(CKD)患者死亡风险较高。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Weiss博士等为考察不同收缩压对老年CKD患者的影响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纳入年龄≥75岁且eGFR<60 mL/min/1.73 m2的老年CKD患者,基线时收缩压<130、130~160及>160 mmHg的受试者分别有3099人(38.5%)、3772人(46.9%)及1171人(14.6%)。随访5年后结果显示,共3734人(46.4%)死亡,2881人(35.8%)入院。较低的基线收缩压可能预示老年CKD患者死亡与心血管疾病入院风险均增加;相反,较高的基线收缩压仅增加老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入院风险而不增加其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Am J Kidney Dis 2010

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可能大于斯达汀类药物的理论吸引了多家医药公司的大力投入。辉瑞公司花费10亿美元的torcetrapib研发工作因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而不得不停止。可喜的是,最近一项为期24周、囊括1623例患者的Anacetrapib(与torcetrapib作用机理相似)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可将HDL水平提高138,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理论上HDL对心血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小规模试验并没有发现如此巨大的作用,最终结果还需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参考文献:Natuer 2010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常出现的并发症,临床通常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来治疗,而这种药物。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Fiona Clement博士等针对ESAs治疗CKD患者进行的经济学分析显示,在ESAs治疗达到适当的血红蛋白浓度时,可以给CKD患者带来较好的疾病预后并且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伴有贫血症状的透析和非透析CKD患者采用ESAs治疗后达到低(9-10.9g/dL)、中(11-12g/dL)和高(>12g/dL)血红蛋白浓度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ESAs是否经济有效。研究发现透析和非透析的CKD患者使用ESAs使血红蛋白浓度达到11-12g/dL时疗效较好,且较为经济;治疗目标为>12g/dL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并且疗效较差。

参考文献:Am J Kidney Dis 2010

Nature发表署名Ewen Callaway的文章指出,现今生物科学以太字节速度进行更新,传统数据库模式已经落后,生物维基(wiki)有望解决该难题。 Wiki是可供协作的网络技术,网站用户可以自由编辑\"词条\",供人免费浏览。生物wiki针对生物基因、蛋白等生物科学进展,提高了科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如genewiki网站,其网站拥有1万个词条(分别对应不同基因),每月吸引1千位志愿者编辑词条、400万人次浏览网页。实验室发现的最新基因清单可以第一时间公布,为科学家提供了更迅速地获取科学进展的途径。生物wiki将给生物科学发展带来划时代的、实质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Nature 2010

脸谱网(Facebook)是一个流行的社交网站,2004年2月开通,截止2010年7月已有超过5亿位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社交。 意大利的呼吸科医生D\'Amato近日报道了一例18岁的哮喘患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Facebook有关。该患者的哮喘病本来已经控制良好,但因为女朋友在Facebook上删除了他的\"好友\"权限并与其分手,患者病情加重,多次呼吸困难。经过对他上Facebook前后的肺活量检查发现,上网后他的最大呼气量降低了20%以上,不上Facebook以后哮喘就不再发作。 排除了环境和感染等常见的哮喘诱发因素之后,医生发现,上Facebook与哮喘的发作有着时间关系上的密切联系。Facebook可能是产生心理压力的新来源,是引起和加重哮喘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Lancet 201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