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Santhosh Girirajan等研究发现,多个大型拷贝数变异,包括未知致病意义和已知可导致临床表现的变异,都会优先从母亲遗传给后代。 研究者使用阵列比较基因杂交,分析2312名携带智力残疾和先天性畸形拷贝数变异的儿童基因。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相比,携带未知临床意义的大型遗传拷贝数变异的儿童出现发育迟缓的概率增加8倍。相对于女孩,男孩更易出现表型异质性紊乱。相对于父亲,母亲更容易把拷贝数变异传给后代。
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对行为、认知和情绪的控制能力,自我调节失控则是导致上述行为、认知和情绪等神经精神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儿童时期,随着大脑结构的发育,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也随之逐步完善。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学系的Anders Fjell等近来在《PNAS》撰文称,大脑的发育水平是个体认知调控能力发展的结构基础。研究人员对735名4-21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大脑核磁共振检测,并对大脑皮质厚度、表面积和弥散张量进行了量化。之后,将上述量化指标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
孕鼠产后对子代护理的差异能够影响子代的海马形态学和功能。先前对相关分子的转录子以及DNA甲基化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Grm1基因的转录活性发生改变。麦吉尔大学心理卫生学院道格拉斯神经科的Rosemary C. Bagot等发现,随着母鼠舔幼鼠的频率增加,其幼鼠海马中mGluR1 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Chip实验表明,在高护理的子代海马中其Grm1的组蛋白3的9位赖氨酸乙酰化以及4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水平增加。mGluR1的相关研究表明,受到高频护理的子代中海马mGluR1诱导的长时程抑制和双脉冲抑制比(PPD)均增加,这种作用能够被mGluR1选择性拮抗剂所消除。这些发现表明,亲代护理的变化能够通过调节谷氨酸突触信号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海马的功能和认知表现。
近日来自哥廷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导致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细胞在肺脏中进行了编程,从而变得更有活力,可有效地突破血管屏障。 研究最初发现激活后致病T细胞并不能立即进入脑中,在不断适应这一过程中T细胞对自身重新编程,受体Ninjurin 1介导了这一过程。一旦T细胞到达神经组织,这一程序发生逆转:迁移T细胞再度激活,生成炎症介质,启动多发性硬化症独特的组织破坏性自身免疫过程。研究随后揭示T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过程:激活的T细胞直接从血液循环进入了肺脏。一旦进入肺组织细胞就会沿着血管和气道加速前进到达邻近的淋巴结,随后当局部受到刺激,这些细胞会迁移到脑部,在那里引起多发性硬化症类型疾病。
盲鼹鼠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生活于地下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寿命可达21年,而且终身不会患癌。在啮齿类动物中,只有盲鼹鼠和裸鼹鼠这两种生活在地下的动物不会患癌。 为了揭示盲鼹鼠的抗癌秘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oswell Park癌症研究院和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检测了来自两种盲鼹鼠—犹太山盲鼹鼠(Spalax judaei)和戈兰高地盲鼹鼠(Spalax golani)的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这些离体细胞一开始增殖活跃,但是在分裂了7-20次以后,培养的细胞开始分泌干扰素β,并在接下来的3天内出现大量细胞坏死。当利用SV40大T抗原完全封闭p53和Rb两种抑癌蛋白后,上述细胞坏死现象则不会发生。该研究也许揭示了盲鼹鼠一个可能的抗癌机制。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类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瘤,科学家们一直认为GBM始于胶质细胞。而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包括皮质神经元在内的神经系统其他终末分化的神经元细胞可通过致癌因子重编程转变为祖细胞样细胞(progenitor-like cell),随后形成GBM。 这一研究结论是对以往神经胶质瘤发生理论的重大挑战,此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胶质瘤源自神经干细胞理论可能是不正确的。该研究由Salk生物研究学院的遗传学家Inder Verma领导完成。研究人员将激活Ras信号的慢病毒载体特异性靶向成熟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后,证实了这两种细胞类型均能够生成神经胶质瘤。
对于急性重症皮质激素耐药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环孢素及英夫利昔的应用是其潜在的非手术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案。法国CHU de Bordeaux医院的David Laharie等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此项平行非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了27家欧洲的医疗中心中所有年龄大于18岁的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有115名符合要求的患者入选,并平均分为2组。58名给予环孢素治疗,另外57名使用英夫利昔治疗。应用环孢素治疗失败率为60%,英夫利昔组治疗失败率为54%,两者绝对风险差为6%,二者的治疗效果相似。环孢素组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人数为9人,所占比例为16%,而英夫利昔组共有14人出现严重副反应,所占比例为25%。 研究表明,环孢素不比英夫利昔更有效,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医生经验的指导。
一直以来,红细胞生成素(EPO)只能天然合成。但最近,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一研究小组首次发明了一种化学合成这种复杂的EPO糖蛋白的方法。不过,到目前为止,Samuel Danishefsky和他的同事只能在细胞中培养合成。该方法主要是将实验室中已完成的四糖肽类拼凑在一起,然后,将氨基酸链折叠最终形成EPO糖蛋白。研究者使用质谱对合成的EPO结构进行验证,发现EPO糖蛋白具有天然氨基酸序列中四个经严格定义的糖基结构。研究者通过实验证实了EPO合成的有效性。并通过合成EPO与天然EPO的对比实验发现,合成EPO同样可引发干细胞向红细胞的转化。
最近美国两研究显示,关闭细胞周期蛋白D不影响正常组织生长,但可阻断肿瘤生长。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美国达纳—法尔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Piotr Sicinski等开展了一项 “通过工程操作开启或关闭小鼠的细胞周期蛋白D1对小鼠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D1的丧失并没对成年小鼠的健康造成影响 ,但阻止了乳腺癌遗传易感小鼠乳腺肿瘤增长。Sicinski的团队及纽约大学医学院的Iannis Aifantis等关于细胞周期蛋白D3小鼠模型及对白血病影响研究显示,cyclin D3缺失能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或者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研究认为,阻断细胞周期蛋白D1可诱导小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3能诱导白血病小鼠癌细胞凋亡。
最近,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探索了化疗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产生疗效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线粒体预感凋亡,即死亡启动(priming),可能是决定AML化疗效果的关键。线粒体死亡启动由BCL-2家族蛋白控制。该家族蛋白含有促凋亡和抗凋亡蛋白,若促凋亡成员数量远超抗凋亡蛋白,则会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研究人员利用BH3分析法来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的状态。结果发现,线粒体死亡启动是化疗、复发机体产生应答的决定因素,也是骨髓移植所必需的。恶性骨髓细胞核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中的线粒体启动程序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了一套以线粒体为基础的化疗“疗效参数”。此外,BH3分析技术还发现BCL-2抑制也许是AML的治疗靶点,而且BH3分析技术本身能作为临床疗效的预测因子。
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含糖饮料(SSBs)与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都有关联,但却缺乏其是否会影响到肥胖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Qibin Qi博士与多学科的同事们共同开展研究,所依据的数据来自三大群组:121,700位女性参与的护士健康研究(NHS)、51,529位男性参与的医疗专业人员追踪研究(HPFS)以及25,000位女性参与的妇女基因组健康研究(WGHS)。根据SSBs的消耗量分成四组:每月少于1份、每月1~4份、每周2~6份、每日1份或多份。 结果:每日饮用1份或多份SSBs者BMI和肥胖风险的联合遗传效应大约是每月饮用1份者的两倍。可见饮用SSBs较多者对肥胖的遗传效应更为敏感,且对肥胖有遗传易感性的人受SSBs的影响更大。
为探讨肾结石是否会增加患终末期肾病(ESRD)和其他肾脏疾病的风险,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的R Todd Alexander等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BMJ》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加拿大1997年-2009年间3089194例研究基线无ESRD或无肾盂肾炎疾病史的患者。其中23706例(0.8%)患者至少存在一颗肾结石,5333例(0.2%)患者最终发展成为ESRD,68525例(4%)患者发展为3b期-5期的慢性肾病,6581例(0.3%)患者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肌酐值翻倍。结果发现,存在至少一颗结石的患者在随访期间与ESRD发生风险增高相关,与3b期-5期慢性肾病的发生相关,也与肌酐值翻倍相关。 上述研究表明,肾结石与肾脏不良转归相关。
为评估肥胖类型与成年人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Ian J. Neeland等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者选取了达拉斯心脏研究计划(Dallas Heart Study)中的732位成年肥胖(BMI≥30 kg/m2)者, 2000~2002年间入组时无糖尿病,通过成像技术来定位身体的脂肪并明确其功能。 随访7年后,11%的入组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基础糖水平正常的受试者中,39%处于糖尿病前期或已经患有糖尿病。对体脂分布的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即包裹着内脏器官的腹部脂肪)过多的肥胖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大;相反,那些皮下脂肪(分布皮肤下层的脂肪)过多的肥胖者糖尿病较前者低。 研究结果表明,内脏型(腹型)肥胖的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法国里昂的Boniol M等通过系统检索国外数据库(PubMed、ISI、Embase等)的数据,以评估西欧国家人群因日光浴导致的黑色素瘤的风险。 根据27个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日光浴会增加皮肤黑色素瘤发病风险(总体相对风险为1.20)。如果对队列和人群研究进行限制,则该相对风险值会上升至1.25。剂量-反应计算分析显示,每年每次额外的日光浴会增加黑色素瘤风险1.8%。13项研究提示,如果日光浴者的起始年龄<35岁,总体相对风险会达到1.87。根据2008年的一项欧洲国家的调查结果,在18个欧洲国家中,因日光浴导致的黑色素瘤约有3438例,且多数(2341例)为女性。 该研究认为,日光浴会增加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且该风险的升高可能与日光浴者的年龄有关。
证据显示,从患者住院开始的传统护理可以降低成人患者发生休克或心肌梗塞的风险。美国杜克大学护理学院的Janet Prvu Bettger等分别对涉及急性休克(27项)或心肌梗塞(17项)的 44项研究进行分析,并分成四种干预类型进行研究:住院开始的护理(14)、患者和家庭教育(7)、社区的护理(20)和慢性疾病的控制(3)。充足的证据表明,从患者住院开始的护理可以长期降低休克发生的风险。此外,同样的证据表明,经过传统护理患者因发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传统护理对其它干预方式所带来的益处和危害还不明确。
儿童扁桃体手术前地塞米松的应用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近日,美国朴茨茅斯海军医学中心耳鼻喉科的Thomas Q.Gallagher等在对2010-2011年间314位行扁桃体手术的儿童的观察中发现,手术前应用地塞米松(0.5mg/kg;最大剂量20mg)与0.9%生理盐水安慰剂组儿童相比,发生出血的患儿数分别为17(10.8%)和13(8.2%)。其中,出现Ⅰ型出血患儿比例分别为7%(n=11)和4.5%(n=7);Ⅱ型出血患儿比例为1.9%(n=3)和3.2%(n=5);此外,Ⅲ型出血患儿比例为1.9%(n=3)和0.6%(n=1)。结果显示,Ⅰ型出血事件的增加可能与术前地塞米松的应用相关。
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研究了患者被诊断为癌症之后数周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这些研究都将心理压力作为一个潜在的解释。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Mark Voskoboynik等认为,被忽视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诊疗过程中的外科手术造成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研究者纳入1998-2008年间几个注册研究(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中被诊断为癌症、并在获知诊断后1个月内死亡的287512名患者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接受癌症诊断后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首月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超过未手术患者的两倍。 虽然这一分析没有去除掉混淆因素,比如共病医疗状况以及患者本身的生理机能。但众所周知,共患重大疾病的癌症患者是不大可能接受手术治疗的。
莱比锡大学的Thiele H等进行了一项前瞻开放、随机对照的多中心试验,以评估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是否能显著降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短期(30天内)死亡率。 598例患者(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组300例,对照组298例)被纳入分析。结果发现,在30天时,IABP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19例和123例患者死亡,IABP组死亡相对风险为0.96。两组在次要终点(包括:血清乳清酸盐水平、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儿茶酚胺治疗的剂量和疗程等)没有差异。此外,IABP组和对照组还在主要出血事件、外周缺血性并发症、败血症和中风的发生率上均没有明显差异。 该研究认为,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并不能显著降低并发急性心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短期死亡率。
巴西的一则广告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 为了促销一本探险杂志,Talent广告公司说服了一个电台以15kHz的频率播放音乐节目。该公司声称,这种频率的声音信号可以使蚊子望而却步。 然而,荷兰疟疾基金会的科学家Knols说,这种害人的广告“给了民众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制作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他手持一个iPhone,播放着15 kHz声音,然后将手伸进一个满是饥饿雌蚊的笼子里。几分钟之内,他的手就被蚊子叮满了。Knols要求戛纳组委会撤回奖项,但组委会没有响应。 苹果和谷歌网上商店里的几十个类似的应用程序都宣称可以用高频声音驱蚊。Knols说,戛纳这个奖项无疑助长了“行业里的伪劣产品”,这是“欺诈、犯罪和不道德的”。
说着搭嘴语(一种音节短促的语言)的科伊-桑人从人类基因进化的道路上分离出去是迄今发现的现代人类进化分离中最早的一次,对科伊人和桑人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进化生物学部的Carina M. Schlebusch等对种族中220人约23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后发现,科伊-桑人早在10万年前就与人类主枝分离,但其族群分化的形成直到3.5万年前才发生。这些撒哈拉以南的亚部落中的大量的基因变异表明,现代人类在非洲的起源地并非单一;相反,人类的起源有一段非常复杂的历史。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科伊-桑人中肌肉功能以及免疫反应的适应性基因,预防紫外照射的适应性基因以及发生在现代人类多元化之前适应自然选择的骨骼和神经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新发现阐明了非洲人族群遗传多样性在了解人类进化史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