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症是导致认知障碍最常见的遗传疾病。最近,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探索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 他们对在21号染色体的“三体”性上有所不同的单卵双胞胎的胎儿细胞的转录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双胞胎之间的差异化表达(无论是上调或下调)沿所有染色体都是有序组织在不同区域内的。这些基因表达失调区域被称为“基因表达功能障碍区域”(GEDDs),在由双胞胎纤维母细胞诱导产生的多能干细胞中得到了保留。GEDDs与“薄层相关域”(LAD)和“复制域”相关联。虽然LADs整体位置并未在三倍体细胞中改变,但H3K4me3发生了改变且完全与GEDD模式相符。 该研究提示,三倍体细胞中影响转录组的染色质环境发生了改变,GEDDs因此可能造成了唐氏综合征的部分表型。
确认哪些神经元和回路控制哪些行为是一个费力而又琐碎的工作。但是,Joshua Vogelstein及其同事研发出了一种用于调查这类神经元回路以及受到这些回路激发的行为的新技术,他们用该技术创建了一个在果蝇幼虫的神经元参考图谱。 研究人员在37780个果蝇幼虫中利用光遗传方法选择性地激活1054个不同的神经元通路。结果发现了29个离散的、统计学可区别的、观察者无偏的行为学表型。将这些神经通路与行为匹配,可以为覆盖大部分幼虫神经元的神经元亚型提供行为学参考图谱。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图谱是研究神经元介导不同行为机制的一个新的起点。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需要手术重建。有效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需要运用到组织膜瓣,而该组织膜瓣是否存活有赖于其移植后血管化的程度。自体膜瓣要么不足,要么需要更长的移植手术时间,要么导致供体部位的发病。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组生物医学科研人员设计并且评估了一种工程肌瓣。该肌瓣的特征是:预先种好的内皮细胞形成一套健康的血管“门”,以期与宿主脉管系统连接。结果显示,植入的工程肌瓣高度血管化,血液灌注状态良好,并且能够与宿主血管很好地汇合成血管网。这种工程肌瓣不但可以避免切割和移植大面积的组织,还解决了切割自体组织的相关后遗症。
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除了手术治疗以外,也采用化疗,尤其是靶向治疗。美国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肺癌致癌驱动基因进行多重检测,找到了可以帮助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的方法。 研究人员选择从2009年到2012年的14家中心纳入转移肺腺癌患者,测试他们肿瘤的10个驱动基因。研究发现,64%的肺部腺癌患者都检测到了驱动基因。多重测试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来选择治疗方案。接受匹配治疗的肺癌患者,虽然比没有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更长,但是还需要随机临床试验来确定是否这种治疗策略可以提高存活率。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一项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遗传度的研究,结果发现环境因素在ASD发病中,与遗传因素同等重要。该研究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收集数据最广泛的研究。 研究使用瑞典国家卫生登记系统数据,共纳入1982年至2006年出生的2049973名瑞典儿童。研究者分析了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包括同卵及异卵双生子、亲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以及表/堂兄弟姐妹。研究对家族聚集性(当亲属患孤独症时,个体患同一疾病的风险)和遗传度(于遗传因素而患孤独症群体的风险比例)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共有14516名儿童被诊断为ASD,其中有5689名儿童为孤独症,ASD遗传度为50%,自闭症遗传度为54%,其他50%左右则应归因于非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BRAFV600E基因突变。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Stephen S. Chung等人发现,在HCL患者中的造血干细胞(HSCs)存在BRAFV600E突变。如果将HCL患者中BRAFV600E突变的HSCs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中,则能够产生稳定的BRAFV600E突变的人类造血细胞。这表明,HCL患者的H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小鼠HSPCs中,BRAFV600E突变的表达能够导致致死性造血紊乱。相反,限制成熟同行B细胞表达BRAFV600E则能够阻止这一疾病的发生。 这些发现将HCL的病理学过程与体细胞突变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提示,慢性淋巴恶性肿瘤可能是由不正常的HSCs所起始的。
Alexander C Ford等人系统回顾了6项随机对照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可以降低胃癌发病率。 6项研究中5项来自中国和日本,1项来自哥伦比亚。所有无症状HP感染者中,3294名接受HP根除治疗后有51例(1.6%)的患者发展成胃癌,而对照组3203名受试者中,76例(2.4%)发展为胃癌,各项研究间并无异质性。 该研究认为,对于“进行HP根除治疗是否能降低亚洲健康无症状感染者的胃癌发生率”这一论断,上述数据存在局限性、证据质量也为中等,因此不能推广至其他人群。
2005年的一项试验显示,包含强的松、硫唑嘌呤和乙酰半胱氨酸的三联方案能显著保护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肺功能。然而目前还缺乏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安慰剂对照试验。 美国Raghu G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评估乙酰半胱氨酸单药治疗IPF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治疗60周时的用力肺活量(FVC)变化。乙酰半胱氨酸组(600mg每天,一天三次)133例患者和安慰剂组131例患者被纳入分析。 结果发现,在治疗60周时,乙酰半胱氨酸组和安慰剂组的FVC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0.18L vs. -0.19L),且两组的死亡率(4.9% vs. 2.5%)和急性恶化比例(2.3% vs. 2.3%)均相当。 因此,该研究认为,乙酰半胱氨酸不能有效治疗IPF。
美国Bezerra JA博士等组织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肝门肠吻合术后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胆道闭锁患儿的胆汁引流。 140例婴儿在术后72小时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激素(甲泼尼龙4mg/kg/d*2周和口服强的松4mg/kg/d*2周治疗,逐渐减量治疗9周,70例)或安慰剂治疗(70例)。主要终点为术后6个月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1.5mg/dL的受试者比例。 结果显示,在术后6个月时,激素组和安慰剂组达到主要终点分别为58.6%和48.6%(RR=1.14)。校正后绝对风险差异为8.7%。在患儿24月龄时,激素组合安慰剂组的无移植生存率分别为58.7%和59.4%。 因此,该研究认为,肝门肠吻合术后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胆道闭锁婴儿的胆汁引流。
波士顿儿童医院Cohen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特发性矮小症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生长激素治疗。 大约有2%的儿童患有特发性矮小症。目前对于是否应采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以增高其成年期的身高,仍然存在争议。 基于2012年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的一次会议,Cohen LE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治疗进行了临床回顾,对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结果发现,重组生长激素有益于提高部分特发性矮小症的身高。平均增高患者成年期身高5.2cm,但是投入产出比却存在争议。短期应用生长激素是安全的,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数据支持尚不充分。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证实,HIV患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前三个月期间,每日的营养补充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非常关键。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318名接受ART治疗的HIV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给予每天200g额外的乳清蛋白和大豆补充营养。相比不进行营养补充的对照患者,进行营养补充的ART疗法的患者并不会增加太多的脂肪,反而握力会增加,而且其进行工作和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研究者还发现,进行每日营养补充的患者机体中被HIV抑制的免疫细胞也会慢慢恢复其功能。 相信这一研究对正在接受ART治疗的HIV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只需要每天补充少量脂质营养成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
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部的Thomas等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联合使用一定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奈必洛尔)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成人高血压病。 研究共涉及4000余名高血压患者,主要比较的是固定剂量组合的最高剂量和单药治疗的最高剂量。结果显示,与奈必洛尔40 mg/天和缬沙坦320 mg /天单药相比,联合使用固定剂量20mg和320 mg/天组从开始到第8周,舒张压下降更显著。联合使用固定剂量组合更有利,所有的收缩压比较也差异显著,每组中30%~36%的参与者出现了至少一次不良事件而需要紧急治疗。 这项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奈必洛尔和缬沙坦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一项由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系研究人员进行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成人酒精使用障碍的药物纳曲酮和阿坎酸均可以有效降低酒精复饮率,在控制酒精摄入方面两者疗效没有明显差别。 该荟萃分析共选择了122项随机临床试验和1项队列研究,总计包括22803名受试者。最常见的评估药物是阿坎酸(27项研究,n=7519)、纳曲酮(53项研究,n=9140),或两种药物联用。该研究结果证明,阿坎酸和口服纳曲酮均能降低复饮率,对控制酒精摄入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然而,给药频率、不良事件、治疗途径之类的因素在用药选择时应纳入考虑。
《美国医学会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劳拉西泮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儿童疗效和安全性并不比地西泮高。 美国研究人员JamesM. Chamberlain对273位3个月至18岁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进行研究。地西泮组(140人)接受地西泮0.2 mg/kg缓慢静脉推注治疗,劳拉西泮组(133人)接受劳拉西泮0.1 mg/kg缓慢静脉推注治疗。 研究显示,地西泮组和劳拉西泮组主要终点(患者的癫痫持续状态在10分钟内停止,且30分钟内无复发)分别有101例(72.1%)和97例(72.9%)。两组主要安全性事件(是否出现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的呼吸抑制)也无显著差异。 与劳拉西泮相比,地西泮便宜,无须冷藏,保存条件简单。先前曾有研究显示劳拉西泮比地西泮更安全有效,但该研究结果显示并非如此。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治疗方案会增加伴有肝硬化患者的毒副作用。 Fred Poordad等为评价蛋白酶抑制剂ABT-450+ritonavir(ABT-450/ r)、NS5A抑制剂ombitasvir(ABT-267)和非核苷聚合酶抑制剂dasabuvir(ABT-333)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疗效,随机分配380例Child-Pugh分级A级伴肝硬化的HCV基因型1患者,接受12或24周的ABT-450/r-ombitasvir(每日一次剂量,ABT-450为150 mg,ritonavir为100 mg,ombitasvir为25 mg),dasabuvir(每两日一次,剂量为250mg)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利巴韦林根据体重制定给药剂量。主要疗效终点是12周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结果显示,在未应用干扰素情况下,三种新型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在HCV基因型1感染和肝硬化患者中可以产生较高的持续的病毒学应答率。
今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通过舌下给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变应原提取物。 这种新被批准的药物名为Oralair,由5种常见植物的花粉冻干提取物组成,它们分别是草地早熟禾、果树、多年生黑麦草、甜芽菜、梯牧草。 10岁~65岁的患者要把这种新药放置在舌下,让它慢慢融化。第一次用药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观察30分钟,观察有无严重过敏反应的迹象。随后患者就可以每天在家用药了。按照FDA的要求,第一次用药应该在花粉过敏季节来临前4个月,此后需要每天用药,一直到花粉季节结束。 这一产品上印有黑框警告:可致过敏甚至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腔发痒、肿胀,喉咙疼痛。
Emanuela Falaschetti等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英国高血压管理能够继续保持全面推进,那么到2022年,80%接受治疗的患者能够控制血压水平,而且每年能够减少相当于5万例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支出费用。 研究的结果显示,英国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1994年至2011年期间,其血压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血压从150.0/80.2 mmHg改善至135.4/73.5 mmHg。在这17年中,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显著升高。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从1994年的33%上升至2011年的63%。
BJOG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在产后第4年比产后12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更可能得抑郁。此外,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母亲比那些生育更多孩子的母亲,在产后第4年得抑郁的几率翻了一倍。 产后第4年得抑郁的最强预测因子是孕早期(6.19)或产后12个月内(6.15)出现抑郁症状。此外,产后12个月内或在第4年受到亲密伴侣的虐待都与产后第4年得抑郁几率增长4倍有关(4.09)。其他导致抑郁的因素还包括,怀孕的年龄较小(18岁-24岁)、最近遭遇了不幸的事件或压力、以及低收入。 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及社会机构应加强对孕妇精神状态的关注,更需加强对孕妇孕后生活的照顾,而非仅关注孕期和孕后数月。
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饮酒之所以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可能是因为肌肉组织出现了线粒体损伤。 酒精中毒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以及肌肉的长期退化。这项在动物身上开展的新研究发现,长期饮酒会干扰一种促使线粒体融合的基因,而线粒体融合是肌肉组织中的一种修复过程。 在这项研究中,被饲以酒精的小鼠显示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水平下降,这种蛋白是线粒体融合的关键介导蛋白,可促使受损线粒体进行修复。Mfn1水平的降低导致融合减少。然而,当研究人员使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时,他们发现融合也增加了。这一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同样显示出了线粒体融合受限。 研究人员还发现,长期饮酒可以改变肌肉的钙离子信号,即使Mfn1水平升高也依然如此。
听力丧失困扰着全球上百万人。人工耳蜗或“电子耳”对听力改善起到了很大帮助。然而,对声音识别能力的提升以及在不同环境中能够听清声音依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Pinyon及其同事通过在人工耳蜗中输入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从而使得听觉神经再生,从而使得听力更佳。 研究人员将包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DNA环植入了人工耳蜗内,在电极的帮助下,DNA进入到耳蜗细胞中,几天后,细胞开始分泌BDNF,BDNF刺激长的棘状神经元朝着电极生长。结果表明,相比于只植入人工耳蜗的动物,它们的听力更好,更接近正常动物。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新的方法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听力的极大改善。同时,这一理念或者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