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组织在将分枝杆菌感染局限化和消灭细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学者Yoshida等人利用牛分枝杆菌-BCG感染敲除IL-17A基因的小鼠,在感染第14天时,肺部感染部位出现了新生肉芽肿,但是这些肉芽组织成熟障碍。表达TCR Vγ4或Vγ6的γδ T细胞是产生IL-17A的主要细胞,将该细胞过继转移至敲除IL-17A基因的小鼠体内不仅可恢复其产生成熟肉芽组织的功能,还能恢复其巨噬细胞产生ICAM-1和LFA-1的能力(ICAM-1和LFA-1是肉芽组织产生过程中两种非常重要的黏附因子,两者在感染BCG的敲除IL-17A小鼠肺部明显降低)。因此,通过诱导肉芽组织成熟,表达IL-17A的TCRγδ T细胞具有抵抗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此前用骨髓干细胞和骨骼肌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心衰均以失败告终。 2010年4月,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的Guillaume Blin等通过《临床调查杂志》对外宣称,其研究小组利用心肌形成素BMP2对人多能干细胞进行诱导,成功获得了具有特定表型和功能的心血管前体细胞。分离的心血管前体细胞特征性表达OCT4、SSEA-1和MESP1等分子,并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研究人员将恒河猴来源的心血管前体细胞移植到了心肌梗死的恒河猴体内,移植细胞可分化为心室心肌细胞,并取代20%左右的瘢痕组织。
人类和黑猩猩有99%以上的蛋白质序列完全一致,尽管如此,二者在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却存在巨大差异。美国加州大学的Paula Soto等研究证实,在应对外来刺激时,人类的T细胞较黑猩猩的T细胞反应强得多,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主要与两个物种的淋巴细胞表面IgG超家族蛋白-Siglecs的表达差异有关。 人类T、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IgG超家族蛋白-Siglecs(sialic acid-recognizing Ig-superfamily lectins),特别是Siglecs-5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黑猩猩的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刺激时,其表面的Siglecs-5会上调表达,人类的则不会;若人为上调Siglecs-5的表达,人类T、B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就会下降。
Lupski是位于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的一位分子遗传学家,患有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Neuropathy,CMTN)。该病是一种家族式遗传疾病,患者肢体、手部或脚部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该病的遗传学基础还未明确。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家族内健康成员的基因进行对比,研究者(包括Lupski本人)识别出并证实了SH3TC2(SH3功能域和三十四肽重复2基因)中涉及2种突变的复合、杂合型致病等位基因。这两种突变各自导致独立的亚临床表型,表型之间相互独立。杂合型突变使人易患神经疾病,包括腕管综合征。该研究提示,全基因组测序可以辨别出临床相关性变异体,快速识别引起疾病的等位基因,或使医学诊断发生变革。
为了研究骨科创伤手术应用缝线与U形钉缝合伤口在临床结果上的差别,英国Norfolk and Norwich大学医院的Toby Smith等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CINAHL、Embase等数据库中1950年至2009年9月的文献以及一些尚未公开的数据,选择有关骨科手术后缝线缝合与U形钉缝合比较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显示,U形钉缝合伤口的感染率是缝线缝合的3倍;而髋关节手术应用U形钉缝合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则为缝线缝合的4倍,U形钉缝合伤口感染率明显高于缝线缝合。研究者建议,为了将骨科手术伤口感染率降到最低,应使用缝线缝合。
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的Huber博士等对134名风湿病患儿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0天内的脊柱健康进行的研究显示,风湿患儿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常发生脊椎骨折(本研究中脊椎骨折发生频率为7%)。患儿开始服用糖皮质激素30天内,用胸腰部脊柱X线片等方法检查脊柱情况。结果显示,9名患儿(7%)发生了骨折,共骨折13处。其中,6名患儿仅有1处脊椎骨折,3名患儿有2~3处骨折。骨折集中在胸椎中部区域(69%)。3处骨折(23%)为中度(2级),其他为轻微(1级)。研究还发现,背痛与骨折风险增高高度相关(OR=10.6,P=0.004)。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Trifirò博士等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老年人(65岁以上)的肺炎发病风险进行的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增加老年人的肺炎发病风险,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老年人肺炎死亡率。受试者随机分为抗精神病药物组(n=2560,其中2263人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螺环酮和喹硫平等,277人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丁酰苯类和吩噻嗪类药物等,另有20人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对照组(n=1686,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服用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受试者患肺炎风险分别增加76%和161%,抗精神病药物组肺炎发病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受试者肺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受试者肺炎死亡率增高约5倍。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对女性痛风风险因素进行的研究显示,年龄大、肥胖、饮酒、高血压、使用利尿剂等都是女性发生痛风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包括2476名女性和1951名男性,平均年龄46岁。在52年研究时间里共有304人患上痛风,约三分之一(104人)为女性。研究发现,女性痛风发病和男性一样,都随尿酸值的升高而增加,但这种关联性男性比女性更强。女性痛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岁~69岁、70岁~79岁和80岁以上的女性痛风发病率分别为3.5%、4.6%和5.6%;肥胖(BMI>30)使女性和男性的痛风风险都增加3倍;饮酒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大,每周喝7盎司以上啤酒的男性痛风风险增加1倍,而女性增加6倍;此外,高血压且服用利尿剂的女性痛风发病率高于男性。
同行评议通常被认为是严格审查研究论文或基金项目的金标准,但近年来受到不少指责。《科学》杂志编辑Mark Henderson认为,目前的同行评议很难识别出论文所有的错误。很多错误往往在论文发表后,才会被仔细审查找出或者在重复试验中被发现,尤其是论文作者有意造假时。此外,很多评审者具有主观性或倾向性,甚至有意压制一些\"非主流\"观点。一部分编辑不太愿意通过评审来拒绝一些他们喜欢的科学家的论文,因为他们担心那些被拒绝的科学家们将不再投稿至自己的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已经采取了公开评议方法来评审投稿的论文,以避免传统同行评议的缺陷。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HB)是母体抗Ro和La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所致。生育过CHB孩子的母亲再次怀孕产下CHB婴儿的几率高达19%左右。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常被应用于高危母亲,以预防胎儿发生CHB。为了明确IVIG应用于高危孕妇是否能预防胎儿发生CHB,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Pisoni博士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观察性研究。研究共纳入22名之前孕育过CHB胎儿并再次怀孕的女性(22名孕妇共有24次妊娠)。15名孕妇接受了IVIG,另外7名孕妇(9次妊娠)为对照组。结果显示,IVIG组CHB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1%。研究表明,IVIG不能有效预防高危母亲孕育的胎儿发生CHB。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Meijer博士等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的效果进行的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对此病安全而有效。研究共纳入30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每月1号和15号静脉注射1000mg利妥昔单抗)和对照组(n=10,同期静脉注射1000mg安慰剂)。结果显示,用药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唾液流率平均值显著提高(P=0.038),B细胞和类风湿因子降低、多维疲劳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升高,腺体外表现明显改善。研究中,仅试验组有一人出现轻度血清病样疾病。
意大利Stefano Bianchi博士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开放性观察研究显示,较常规治疗,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延缓慢性肾病进程。研究共纳入128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64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组合[ACEI+ARBs抑制剂+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和螺内酯药物])和常规治疗组(64名,ACEI+低剂量他汀类药物)。 治疗3年后,强化治疗组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从2.65降至0.45g/g,eGFR没有显著变化(64.6 vs 62.9mL/min/1.73m2)。常规治疗组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从2.60降至1.23g/g,eGFR从62.5降至55.8mL/min/1.73m2。强化组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常规组(113.5 vs 122.7mmHg)。但强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如高钾血症和终止治疗分别发生9例和15例,而常规组分别发生8例和3例。
很多肾脏疾病都有自己的病理分型,如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但糖尿病肾病一直没有统一的病理分型。现在,经过多国肾脏病研究者的共同努力,终于针对1型和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学分型达成了共识性意见。通过对肾小球间质和血管受累的独立评价,将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病变分为4个类型。Ⅰ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单一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或光镜下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改变,不符合Ⅱ至Ⅳ型);Ⅱ型:轻度(Ⅱa)或重度(Ⅱb)系膜增生(肾小球以轻度或重度系膜增生分型,但无结节硬化型或全球型肾小球硬化的肾小球超过50%);Ⅲ型:结节硬化(至少有一个肾小球结节性系膜增生,无Ⅳ型描述的变化);Ⅳ型:进展性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全球型肾小球硬化超过50%,其他临床或病理学证据表明硬化由糖尿病肾病引起)。
度他雄胺是5α-还原酶抑制剂中的首个产品,可抑制触发前列腺增生的两种酶,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泌尿学专业的Gerald Andriole等研究发现,度他雄胺还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在这项为期4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对度他雄胺(剂量为每日0.5 mg)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6729名接受了活检或前列腺手术的男性中,度他雄胺组的3305名男性中有659人被检出癌症,安慰剂组3424名男性中有858人被检出癌症。研究表明,在4年研究期间使用度他雄胺者的相对危险降幅为22.8%(95%CI:15.2~29.8,P<0.001)。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度他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相似。
为明确中国发展中地区慢性肾病(CKD)的患病率及风险因素,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的Yan Shan等对中国中部地区代表性省份河南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者对河南省4个主要城市(郑州、焦作、平顶山和开封)40岁以上(n=4156)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4.51%、6.28%和1.53%,约10.49%的调查者具有以上至少一个肾损害的预测因子。而CKD患者对此病的知晓率只有9.5%。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CKD的3个独立风险因素。河南CKD的高患病率和低知晓率说明CKD在华中地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肿瘤患儿在最初保住性命后还面临着很多后续风险,如癌症复发、继发肿瘤或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等。为评估肿瘤本身或治疗对幸存肿瘤患儿寿命的累积影响,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Yeh博士等开展了一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纳入确诊超过5年的肿瘤患儿(确诊时平均年龄为10岁),进行终生随访并记录死亡原因。结果显示,患者因癌症复发死亡的可能性为0.10,因治疗引起继发肿瘤或心血管、呼吸道、外伤等疾病而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为0.15。患者平均预期寿命为50.6岁,比美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0.4年(缩短17.1%)。不同类型肿瘤缩短寿命的年限从4年(缩短6.0%)到17.8年(缩短28.0%以上)不等。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肿瘤使幸存者的死亡风险增高,预期寿命缩短。及时随访和选择毒性更低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肿瘤患儿的预后。
英国约克大学的Marcel Zentner及其合作者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从婴儿时期就会区分悲伤和欢快的音乐,并对音乐的节奏和节拍速度有反应。通过给120名5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播放古典音乐、韵律节拍和演讲片段,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在听到音乐时会舞动头部和身体各个部位,而且听音乐时的肢体语言比听演讲片段时要丰富得多。婴儿在动作与音乐同步时会因开心而笑,同步的程度越高就笑得越高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舞蹈才能,会跟随音乐节奏舞动,但这种反应的详细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美国华盛顿大学领导多国研究人员成功完成了斑胸草雀基因组测序。由于斑胸草雀学习唱歌的过程同人类学习说话类似,因此,该测序结果将有助于研究人类的语言学习过程,进而探索人类口吃等语言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发现,当斑胸草雀学习鸣叫时,脑中基因会产生复杂的网络反应,最终帮它学会\"唱歌\"。斑胸草雀基因组的整体结构与鸡相似,但也存在许多不同,如染色体重排、系特异性基因家族的扩展等。此外,有神经功能、参与叫声认知处理的基因在雀科这个分支中一直在快速演化。
在印度,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项目是由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和盈利性的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共同发起的。其目的是帮助印度卫生部制订未来妇女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方案:是接种HPV疫苗,还是扩大疾病感染筛查。 但是,这项针对32000名10岁到14岁女孩接种疫苗的方案引起了各方争论。妇女组织、健康活动家和一些医生对该项目的理论基础、伦理和知情同意程序等提出了异议。 妇女组织对政府是否能负担得起疫苗高昂的费用产生质疑,目前该疫苗三个剂量就需要花费9000卢比(约相当于15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