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microRNA在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定向分化和组织再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胚胎干细胞缺乏DGCR8蛋白(一种对microRNA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的蛋白)它就无法停止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程序。加州大学The Eli and Edythe Broad Center再生医学与干细胞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将let-7家族(一种microRNA)导入DGCR8蛋白缺失的未分化的体细胞中,同样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的自我更新。研究小组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let-7可间接地抑制控制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使其失活。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let-7还可促进未分化的体细胞生成iPS细胞。
一个多国研究小组近日发表文章,揭示了染色体16p11.2上基因缺失可能是导致严重肥胖症的原因。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一批肥胖症患者的基因图谱,发现31人染色体16p11.2上均有约30个基因缺失。随后又对欧洲多国约1.6万人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19名严重肥胖者体内发现了相同的基因缺失现象,而在体重正常者则未发现此现象。研究还发现,这些基因缺失者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偏胖,成年后便发展成严重肥胖。此次研究首次发现染色体16p11.2上基因缺失导致严重肥胖。作者认为上述基因缺失可能来自遗传,也可能由基因变异所导致。如能通过基因测试来发现有肥胖倾向的人,将有助于通过医疗干预使他们远离肥胖。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能选择性地抑制Bcr-Abl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阻断多条信号传导途径,达到治疗CML的目的。但伊马替尼无法清除能导致CML复发的白血病干细胞(LICs)。 日本金泽大学肿瘤研究所的Naka等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和FOXO蛋白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维持ILCs增生的重要途径。他们开展的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显示,一旦抑制了TGF-β和Foxo-3a,则ILCs的增生受到抑制。如果能进一步在人体试验证实TGF-β-FOXO信号传导通路在CML中的作用,则抑制这一通路活性的方法,有望成为攻克CML的有效治疗手段。
法国马塞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的TiphaineRouaud等刺激大鼠的丘脑底核深部,发现可以减少大鼠对静脉注射可卡因的渴望,增加它对蔗糖颗粒的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丘脑底核深部的刺激减少了以前与可卡因奖励属性相关联的位置偏爱,增加了与蔗糖颗粒相关联的位置偏爱。这些发现与Baunez C博士等观察到丘脑底核损害后的情况是一致的,Baunez C等认为对丘脑底核的深部刺激可以使丘脑底核的动机产生过程失活。该研究证实了丘脑底核是一个较好的靶结构,对该部位进行深部脑刺激是治疗可卡因成瘾非常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oilard等发现活化的血小板表面会脱落细小颗粒,这些微粒可以进入到关节液中,通过IL-1的作用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增生,加剧类风关的炎症反应,但是在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病变者的关节液中没有这种微粒。他们还发现了一种叫做GPVI的蛋白,该蛋白的配体为胶原,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现象提示,阻断GPVI和血小板脱颗粒有可能成为治疗类风关的一种新途径。
去年10月,基因泰克公司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向医护人员通告了1例接受利妥昔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病例,这种病例迄今为止已达3例。该病例受到众多关注是因为这是首例既往无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治疗史的患者接受利妥昔治疗后出现PML。早在2005年2月,Tysabri的临床试验中就出现3例PML患者。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服用Biogen Idec公司的Tysabri而发生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持续关注再次促使监管部门关注对这种脑疾病的检测及控制。
法国的Avouac J等对单用关节灌洗或关节灌洗联合关节内激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共分析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的855例骨关节炎患者。主要终点是治疗3月时的疗效量度。结果显示,关节灌洗在减轻关节疼痛强度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与安慰剂没有显著差异,其疗效量度分别为0.17和-0.15;与单用关节灌洗比较,关节灌洗联合关节内激素注射也没有显著差异,其疗效量度分别为-0.82和-0.09。 研究认为关节灌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当,不能显著改善关节疼痛或关节活动功能。同时,与单用关节灌洗比较,关节灌洗联合关节内激素注射的疗效也没有明显优势。
大多数感染HIV的患者也常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HSV2),既往研究显示,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可同时使患者HIV病毒载量减少,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否也影响HIV在人体间的传播。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Harborview医学中心的Celum等在3408对配偶中进行的一项HSV-2抑制疗法(阿昔洛韦,剂量为400 mg,口服,每日2次)试验显示,阿昔洛韦不降低HIV传播:阿昔洛韦组有41例和安慰剂组有43例(HR=0.92,95%CI:0.60 ~ 1.41,P=0.69)。阿昔洛韦使HIV-1的平均血浆浓度降低了0.25(95%CI:0.22 ~ 0.29,P<0.001)。阿昔洛韦可以降低被感染者的血浆HIV-1 RNA和HSV-2所致生殖器溃疡的发生率,但是未能降低HIV-1的传播危险。
口服芬戈莫德是一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可以阻止淋巴细胞从淋巴结流出,从而达到防止多发性硬化症复发并减少病灶的效果。瑞士巴塞尔大学的Ludwig Kappos博士及其同事对来自22个国家的1272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进行了一项为期2年的双盲、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小剂量芬戈莫德组(0.5mg/d)多发性硬化症复发率低54%,大剂量芬戈莫德组(1.25mg/d)复发率低60%。无论是小剂量还是大剂量,芬戈莫德均可降低残疾率以延缓病情进展,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小剂量、大剂量芬戈莫德组和安慰剂组残疾进展率分别为17.7%、16.6%和24.1%。
目前认为克拉屈滨(Cladribine,一种腺苷脱氧酶抑制剂)可通过对淋巴细胞亚型选择性靶向作用,调节多发性硬化患者T细胞参的病理性免疫应答。英国玛丽皇后大学的Gavin Giovannoni等进行的短程口服克拉屈滨的Ⅲ期试验,证实克拉屈滨有效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副作用少。试验中,按照1:1:1的比例将13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2组给予克拉屈滨片,累积剂量分别为3.5 mg/kg和5.25 mg/kg,第3组给予安慰剂。克拉屈滨治疗的患者(1、2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无复发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残疾持续进展3个月的危险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时的脑病变计数显著减少(所有比较均为P<0.001)。治疗组较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淋巴细胞减少和带状疱疹。
加利福利亚大学的Michael Sailor等开发出来一种两阶段纳米颗粒疗法,它可能有助于克服目前许多纳米疗法所面临的免疫系统的挑战。这种两阶段纳米颗粒疗法的第一阶段是一种金纳米棒\"激活剂\",它覆盖整个肿瘤,并且诱发肿瘤细胞产生P32蛋白质,后者与第二种纳米颗粒上面的脂质体受体结合,第二种纳米颗粒中可以掺入抗癌药物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研究证实这种两阶段纳米颗粒疗法效果显著优于单一靶向纳米颗粒治疗或非靶向纳米颗粒治疗。
枸橼酸西地那非已证明具有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这些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晶体停跳液,挥发性麻醉和低温心脏移植过程中的心肌保护还未见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西地那非预处理而非后处理,明显改善低温心脏停跳3小时后初始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114±4mmHg与83±4mmHg)。西地那非在3小时灌注时间时的心肌保护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灌注时间超过3小时其保护作用下降。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可能的抑制剂5-羟基癸酸甘油酯可在使用西地那非之前抑制其作用。器官在经过西地那非处理后可发现蛋白激酶C-delta细胞内位置改变。
随着美国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改革,有关保险理赔的信息迅速成为热门话题。2010年1月,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宣布计划兴建一个全国性保险理赔数据库。HHS已经开始在厂商中征集数据库的设计方案,但是在数据库的访问权上各方仍存在很大分歧。出于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法庭禁止HHS将数据透漏给私人公司进行商业出售,而后者尽管身处不利地位,一直在努力争取数据库的访问权,其中Checkbook公司已经要求美国最高法院重审败诉的案件,其中他们计划利用这些理赔数据建立一个免费网站,用于病人评估医生的治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Sally Blower教授通过生物学级联放大模型,发现圣地亚哥地区男性同性恋耐药株的进化动态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87年AZT的临床使用,特点是单一耐核酸逆转录抑制剂增长迅速;第二阶段始于1992年两联药物治疗开始,特点是单一对核酸逆转录抑制剂耐药降低;第三阶段始于1996年,三联药物治疗开始,特点是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较低;第四阶段始于2001年,更强效的三联药物治疗开始。期间,转移性耐药发生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在单一耐药中较高,双药耐药中等,三药耐药最低。另外还预测出新一波的非核酸性的逆转录抑制剂耐药在未来5年将在圣地亚哥出现,这将严重影响HIV的治疗计划。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俄罗斯发表的研究文章数量在下降,以往优势领域也在衰退。报告指出1994年发表了2.9万份,2006年下滑至2.2万份。在2004至2008的5年中,俄罗斯只发表了12.7万份文章,占全世界的2.6%,远低于中国的8.4%。前苏联的优势领域如物理科学和工程科学下滑最为严重,而生物、药物和环境科学略有增长。 报告分析认为长期资金不足、科学工作者老龄化、公众不尊重科学以及在21世纪初大量的人才外流导致俄罗斯科研工作下滑。报告指出在金砖四国中,巴西、印度和中国发表的科研文章数量上升时,俄罗斯却停滞不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新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指出:过去10中国科研投资年均增长超过20%,居世界前列。 该基金会负责监督统计汇总的Rolf Lehming表示:过去10年,中国每年科研投资持续增长。主要体现在研发、教育、密集型知识产业投资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的增加。
一封内部出现的email表明制药公司已得到了世卫组织资助药物研发的保密草案,世界卫生组织因此遭到攻击。世卫官员辩称决策过程是公正的,但批评家说这种偏坦玷污了世卫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该报告计划于5月在日内瓦城世界卫生会议递交。但是,报告保密部分似乎已经落到了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的手中,这个团体代表着象辉瑞、诺华、葛兰素史克这样的的顶级制药商。世卫官员称已着手调查谁泄露了报告,将会对内部的间谍人员采取惩罚措施。
证据表明及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艾滋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抗逆转录疗法的起始时间由CD4细胞少于200/微升调整至350/微升。 另一项调整为,建议为防止通过哺乳传播HIV,HIV孕妇应在孕14周时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直至哺乳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