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争议的话题
2013年08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与社会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理性认识非理性自杀—— 来自亚洲的研究推翻了长期以来对自杀风险因素的认识

    在印度,自杀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最为普遍。 这些人群正开始面对工作、婚姻,新的生活压力。……这表明,尽管“很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精神状况,但在印度,自杀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条件”。

    Y女士的死亡让许多专家感到痛心和困惑。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忠诚的妻子、中国农村传统的女性,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杀的危险因素,但Y女士自杀了。Y女士很显然并没有抑郁或精神疾病等临床表现,村民反映,她生前非常幸福,很少听到她抱怨或发牢骚。

    但是,在邻居当众指责她从他家鸡窝中偷走了鸡蛋后,Y女士难以承受如此耻辱,跑回家,服下一瓶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去世前,她哭诉道:“脸面尽失还怎么活?我将以死来证明我的清白。” Y女士自杀的原因,似乎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自杀原因的认知。

    西方国家几十年的研究认为,近90%以上的自杀由精神病引起。另一大风险因素是性别。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接近4 :1。其他常见的相关因素还包括都市生活和离婚。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张杰教授说:“在中国,Y女士的案例非常典型。”

    为了解精神疾病与中国农村15岁~34岁自杀事件的相关性,张教授对Y女士的家人和熟人进行了采访。同时通过心理剖析——―死亡后的详细评估,张教授及其同事发现,392位自杀者中只有48%患有精神病,该报告于2010年7月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先前的中国研究报道, 63%的自杀者患有精神病。与此同时,其他标准的风险因素在中国也不适用,甚至被颠覆。中国女性自杀率明显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已婚者高于未婚者。

    《科学》杂志的数据显示:中国自杀事件占全球自杀案例的22%,每年约有20万人自杀死亡。2010年,印度约有18.7万人自杀身亡,是艾滋病死亡人数的2倍。相比之下,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高收入国家每年自杀的总人数只有14万。然而,日本和韩国自杀率较高,与中国相当。这些数据表明,自杀是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Prabhat Jha介绍,在亚洲,大家对自杀问题的了解非常有限,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现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研究正在填补这一空白,并推翻了之前的一些主流观点。张教授表示,在西方,自杀研究重点集中在精神病学。在亚洲,精神病学虽然仍是自杀的一个研究重点,但是研究人员更需要从受害者的家庭、宗教、教育和个性等方面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张教授认为,新的研究表明,东方和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人员可能将相关性误读为因果关系,无论是哪个区域,“精神病可能并不是自杀的真正原因”。

#p#副标题#e#

令人痛心的数据

    以往可靠的亚洲自杀数据非常稀缺。2003年以前,泰国并没规定,死亡报告需医学验证。这一缺陷,导致这一国家自杀死亡数据不准确。在印度,自杀是一种犯罪行为,意味着经常会被漏报。但是,泰国政府现在拥有了一个更为准确的死亡数据报告体系。同时,印度研究人员受益于“百万死亡研究”——一项长达16年的调查,该调查对1百万死者的家庭成员进行了访谈,以研究、分析他们的死亡原因,并进行分类。自杀相关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令人极为不安。首席研究员Jha介绍,与警方数据报告相比,发现警方至少漏报了25%的男性自杀案例和36%的女性自杀案例。

    在中国,这些新的发现是有益的。因为自杀代表一种耻辱,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不再隐瞒相关信息数据。当人们最终获悉这些信息后,他们非常清晰地意识到,在自杀信息方面,中国存在严重的问题。世界银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评估:1990年,中国有34.3万人自杀,自杀率为30/10万。同年,美国自杀率为12/10万。

    但其他报告给出了不同的数字,这引起了对数据来源的争议。WHO推测的数据是基于中国站点式报告,该报告覆盖率仅为10%,且偏向城镇居民。随着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研究人员获得了更可靠的数据,同时披露了更多鲜为人知的信息。2002年,《柳叶刀》刊登了由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亚特兰大艾莫利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Phillips领导的一个小组开展的研究,该研究对1995年~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评估,中国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约5 :4。在中国,尽管大家怀疑这一结果,但最后该自杀比例还是被接受了。

    《科学》报道称,目前在中国,自杀性别比例大约是1 :1,与美国男女自杀性别比例4 :1 存在显著差异。在印度,男女自杀比例为1.5 :1,但是15岁~29岁年龄组的比例接近1 :1。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男女自杀性别比例为3 :1。Phillips及其同事Chenhui整合中国和印度数据后,将这一比例降至1.67 :1。百万人死亡调查显示,印度成年人中,自杀成为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在中国和印度,像Y女士这样没有明显精神病却自杀的现象非常常见。在印度,自杀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最为普遍。 这些人群正开始面对工作、婚姻,新的生活压力。Jha说,与此相反,西方高自杀率发生在中年人,这表明,尽管“很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精神状况,但在印度,自杀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条件。不过,印度自杀研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心理剖析。这里存在一个合理假设,就是这些自杀的年轻人,多数并没有精神疾病。”

    波士顿哈佛伤害控制研究中心的自杀研究员Matthew Miller介绍,在亚洲,精神疾病识别、报告和发病率可能存在差异。

    在亚洲工作了20多年的Phillips说,对疾病未能作出全面诊断也是一个问题。许多西方学者仍相信,我们只是遗漏了部分案例,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虽然未能作出全面疾病诊断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过自杀患者中低精神病患病率的发现已经在多项研究中被发现。尽管许多自杀的中国人有严重抑郁,但不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

#p#副标题#e#

致命武器

    亚洲自杀风险似乎受到了不同的因素影响,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这些自杀根源。一个线索可能隐藏在高比例意外自杀行为中。2002年,在对自杀未遂至少住院6小时的306位中国人的调查中,Phillips和他的同事发现,35%在10分钟内产生了自杀念头,54%在不到2个小时内有了自杀念头。香港大学预防中心、香港赛马会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和最新WHO有关亚洲自杀报告的作者之一Paul Yip介绍道,在亚洲,因冲动而自杀的比例高于西方。虽然冲动人格特质有时与躁郁症等疾病相关,但中国相关研究并没完全揭示人格缺陷在冲动自杀中扮演什么角色。

    出于一种扭曲的悲剧性心理,亚洲的冲动自杀者倾向于采用高致命性的自杀方法。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研究员Kenneth Conner及其同事对505位中国自杀受害者的家庭及朋友采访后,2005年给出的研究结论是,与自缢和溺水相比,此人群更容易选择采用喝农药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和印度,喝农药是自杀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全球自杀的50%。农药或许可以解释亚洲非同寻常的自杀性别比。在西方,男女自杀比例相似,但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吃安眠药的方式,也常被救治成功。

    自杀发展趋势显示出对创新的自杀预防策略的需求。张教授认为,应投入更多努力,帮助患者树立现实的人生目标,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危机。大学和农村女性组织在上述活动中起到了先锋和中心作用,它们已经出台积极的自杀预防项目。Yip介绍,在香港,以社区为基础的防御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过去十年,该地区已将帮助学龄儿童如何处理压力的项目扩展至老年群体。自2003年以来,该地区自杀率下降了27%。

   然而,许多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中国和印度的绝大多数城市还没有24小时自杀预防热线。为此,有些学者呼吁严格管理自杀性工具。在斯里兰卡,喝农药自杀者一度占到自杀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1995年,政府采取措施,禁止最毒农药的使用。在接下来的10年,自杀率大幅下降了50%。

    在东、西方,精神病与自杀相关性的观点已显得不具说服力。张教授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第三种因素。社会压力而并非天生特性,有助于解释自杀行为。心理压力通常先于自杀行为,它也可以发生在精神病之前。

    当一个人受到两种或更多种压力相互冲突时,比如,一个女孩在家里接受儒家价值观,到学校深造后,受到现代价值观和性别平等思想冲击,她更容易发生自杀。其他情况压力包括突发危机(农村女性缺乏应对技能,如Y女士),或者当年轻男性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无法逾越时等。压力理论验证了张教授在中国农村研究的主题。他计划去探索这一发现是否也适用于年长的中国人。

    最后,张教授希望在美国人身上来检验压力理论。每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花费成百上千万来进行精神病疾病研究,以防止自杀发生。但是,无论我们花多少钱,培训多少精神科医生,精神病诊所做多少工作,美国的自杀率都未能下降。自1960年以来美国自杀率一直徘徊在10~12/10万。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关于行为异常对自杀产生何种影响等问题时,亚洲自杀研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酗酒是自杀的另一种因素,中国酗酒和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因社会压力而去酗酒,中国酗酒者比美国酗酒者更容易工作和结婚。Cheng认为,自杀只是环境如何改变行为的另一例子。

    尽管自杀在亚洲死亡人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但仍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笔者生活中也曾遇到所熟知的同事、前辈、专家自杀事件,他们均无精神病史,且大多是行业内的精英。自杀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困惑,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然而我们对其相关信息的了解甚少,可以寻求的干预防御措施亦是少之又少。现在,确实到了全球都应重视该问题的时刻了!

(作者:钱宇、贺利军)

参考文献:《Sciences》2012;338:1025-102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