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12年间,全世界大约有5百万婴儿是通过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出生的。目前关于体外受精是否与孩子一年后的智力发育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很少。近期,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Sven Sandin博士及其同事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儿童相比,体外受精可使儿童智力迟钝发生风险增加,但对儿童自闭症无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对2541125名瑞典儿童进行研究,其中30959人是通过体外受精而出生的。共有15830人发生智力迟钝,其中180人(1.1%)为体外受精后出生的。6959人发生自闭症,其中103人(1.5%)为IVF后出生的,这些病例平均追踪10年,中位数为14年。
研究发现,与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儿童相比,体外受精后出生的儿童的智力迟钝风险增加(RR=1.18,95% CI:1.01~1.36,46.3 vs 39.8/100000人/年),但智力迟钝发生率的绝对差异轻微,小于7例/100000人/年。与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儿童相比,IVF后出生儿童自闭症风险并无显著增加。
研究还发现,与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儿童相比,在采用手术提取的精子和新鲜胚胎实施ICSI技术后出生的儿童不仅智力迟钝风险显著增加(RR=2.35,95% CI:1.01~5.45,144.1 vs 60.8/100000人/年),而且自闭症风险也显著增加(RR=4.60,95% CI:2.14~9.88,135.7 vs 29.3/100000人/年)。
研究显示,与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儿童相比,体外受精后出生的儿童智力迟钝风险增加,不育男性使用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的后代智力迟钝风险与自闭症风险均增加。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尤其重要。因为在美国,ICSI的应用比较频繁,甚至在精子样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使用该技术。(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310: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