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7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性别相关行为的遗传控制模型

    有性繁殖动物表现出性别特异性社会行为,最近的小鼠遗传研究已经揭示出此种行为规则。研究显示,性激素是性别特异性行为的主要调控因素。在脊椎动物中雌激素和雄激素对于性别特异性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表明激素控制着各个基因的启动与关闭,每个基因都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影响着特定的行为。

    研究人员比较了成年雄性或雌性小鼠下丘脑和整个脑部基因的表达,对具有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微阵列对比分析。该分析确认了84个性别差异的候选转录物。然后,利用原位杂交将这些基因在雌性和雄性小鼠神经元中的表达差异可视化,以进行进一步观察。他们从中筛选出了16个具有性别间细胞表达差异的基因。在16个基因中,10个基因在雄性中表达上调,2个基因在雌性中表达上调,还有4个基因显示复杂的二态现象。为了确定通过改变性别相关基因表达是否伴随发生行为缺陷,研究人员对成年雄性小鼠进行阉割,并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大多数阉割小鼠雄性上调的基因都被下调了,表现出女性化特征,雌性上调的基因在雄性阉割小鼠中也被上调了。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四个基因(Brs3、 Cckar、Irs4、Sytl4)中的每一个基因发生靶向断裂的小鼠会表现出极端的性别特异性行为缺陷,每一个基因控制一种模式:雄性性行为的程度、雄性的侵略、雌性性行为和母性行为。

    总体来说,此项研究证明不同的性别相关行为是分别由基因程度来控制的。(作者:马驰)

参考文献:《Cell》2012;148:596-60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