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等心理因素导致心脏病
繁重的工作让一位中年男性倍感压力,一天,他感觉胸口不适,然后胸口慢慢开始疼痛,血管造影显示他并没有动脉阻塞,但很快他的心脏病发作了。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胸痛的症状,但血管造影并未发现他们有动脉阻塞”,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医学院心脏病学家Arun Kumar说,“这些症状可能是对压力和焦虑的反应,而不是冠心病,并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理因素很重要,它对人体影响很大” 。2010年一项研究对全世界致残的291种疾病进行排序,重度抑郁症位列第11,这比1990年的第15位有所提前。研究表明抑郁症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过去几十年里,压力、抑郁等心理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并被认为是影响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医生建议心脏病患者要尽量给自己降压,心理因素已然成为诱发心脏病的原因。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心脏病患者,对于那些血管造影显示心血管系统无损伤的人,也就是对无心脏病的健康人也有影响。在有些情况下,抑郁能增加心脏动脉阻塞发生风险,同时也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
令人精神崩溃的节奏
其他精神状态紊乱也会影响心脏健康,如敌意、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均可导致脉搏加速、类固醇水平上升、白细胞水平上升和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尽管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是主观的,但许多医生和科学家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显示心理因素与心脏病相关,最新研究显示心脏病患者接受心理治疗后,其死于心脏病风险小幅下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心脏病患者接受心理治疗后非致命性心脏病发生风险降低。
“压力会增加肾上腺素和类固醇水平,进而导致脉搏加速、血压升高并产生血凝块”,印度新德里公共健康基金会主席、心脏病学家K. Srinath Reddy说。脉搏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指标,对心脏病人来说,脉搏是非常有价值的。目前,脉搏被视为慢性心脏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预报器。过去十年到十五年间人们的思维发生很大改变,但人们忽视了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之间的重要联系,尽管很多因素对这种联系很重要,但事实上临床中更容易察觉的就是心理因素。
抑郁症能引起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变化,美国哥伦比亚的密苏里医学院的心脏病学家Maen Nusair指出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压力状态,这种持续的压力会使大脑中的下丘脑—垂体轴活跃过度,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形成血凝块——这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机理。
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Hester Duivis指出,那些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患者白细胞水平偏高,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并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前Hester正在研究心理对一些疾病的作用。他表示,炎症可能引起动脉增厚,小血块从动脉壁脱落,随血流进入心脏,导致动脉阻塞,引起心脏病发作。
与情绪上的压力相似,类固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会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损坏血管内壁,导致心绞痛(因缺乏流向心脏的血液和缺氧引起的胸部疼痛)。印度心脏病学家K. Srinath Reddy指出,肾上腺素使血管壁上的斑块裂开,引起血管慢性损伤。另外,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还会引起心脏电流紊乱。先前认为心脏病发作是血管阻塞引起的,但现有证据表明血管壁上脱落的斑块也可能诱发心脏病。
美国缅因州奥古斯塔市的佐治亚健康科学大学的心脏病专家Gregory Harshfield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压力可导致水钠潴留,在高压状态下,一些患者体内的钠相当于一小袋炸薯条的钠含量,而我们都知道水钠潴留会引起血压升高。
#p#副标题#e#
A型人格
A型人格的人有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A型人格的人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人或事进行攻击。相比较而言,B型人格则比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
A型人格行为特点包括:①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②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③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④工作日程很满,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⑤终日忙碌紧张,不知道放松自己,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1959年,心脏病学家Meyer Friedman和Ray Rosenman指出,A型人格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后来研究发现,只有部分A型人格特征,如敌意与心脏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A型人格行为与心脏病相关。
由于容易紧张,A型人格的人极易患心血管疾病,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而猝死。有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人格有关。也有研究显示,A型性格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人格达98%。有关专家指出,A型性格能激发神经内分泌系统,使血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Giovanni Fava说:“我们对抑郁症强调的太多了,其实A型人格行为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必须承认,A型人格行为与心脏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Fava表示,许多将A型人格和心脏健康联系起来的研究都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些研究过于依赖自填式问卷。为了得到更多可靠数据,Fava和他的同事们调查了1398位患者,他们的研究结果是A型人格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体中的分布是不成比例的,A型人格在心脏病患者中占到36.1%,但只有10.8%非心脏病患者属于A型人格。
Fava指出,其他研究也支持A型人格与心脏健康相关。对于重度抑郁患者,我们可以随机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有效,这些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心脏指标也会改善。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得了抑郁症的A型人格者心脏病发作,即使他们的抑郁症治好了,他们还是危险的A型人格。这使得治疗A型人格特征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因为A型人格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源。
恶性循环
这样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绝大多数A型人格的人对压力会自我强化,他们经常让自己生活在很有压力的环境中,付出超过承受能力的精力去工作,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又会让他们抑郁,造成更大的压力,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长此以往,进入恶性循环。
赫尔辛基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Marianna Virtanen说她的同事Virtanen研究发现长时间(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工作和工作压力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增加40%。
“争强好胜、怀有敌意、有愤怒情绪的人更容易有压力,更容易患高血压和心率不齐” ,印度理工学院的精神病专家Alok Bajpai说,心理压力大的人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他们心脏病发生风险增大。
寻求平衡
并不是所有压力都是不好的。Reddy指出压力与生俱来,我们的祖先为了获得食物每天不得不奔跑或战斗,这可能产生同样的生理反应,如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类固醇水平升高,但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承受着“房奴”、“车奴”、“孩奴”的压力,为了生活、工作而忙碌奔波。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长期压力大会增加心脏病发生风险。即使是心脏健康的人,也会因压力大而导致心脏病发作。重压之下,人们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更容易不锻炼、睡不好、吃不好。
在我们身边,因压力大导致心脏病的事例不在少数,比如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的现场总指挥罗阳,他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再比如密云县大城子镇防汛指挥部总指挥李建民,在2012年7月北京的一场特大暴雨中,成功组织城子镇全镇百姓并成功脱险,但李建民却在镇政府调度全镇防汛工作中突发心脏病晕倒,经抢救无效殉职。
还有很多职业面临巨大压力,比如医生这个职业。在很多医院,住院医生要管十几张床,每个床位病人的病史你要了如指掌,病人的每一项检查结果也要记得。还有就是对整个病房其他病人是什么病,其轻重程度也要了解。每天查房时要不停地倾听,给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开检查单及治疗方案、写病历记录病情等等,这种高负荷下产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寻求精神和心脏平衡的关键在于让我们承受的压力和心理因素在可控范围内,不要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ajpai指出,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压力、抑郁和A型人格行为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心脏病发生风险翻倍,与心脏病相关的死亡增加3倍。有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患有抑郁症。
如果出现焦虑、疼痛、睡眠差、体重变化和长期疲惫感,那就表明压力已经存在。大多数压力大的人责任心很强,即使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也会硬撑着。其实大可不必,这类人要适当学会说“不”,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休假调整或寻求帮助。
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压。首先我们要尽量放慢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有研究显示,从压力中恢复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每天保证7至8小时睡眠;我们要为自己的压力找到出口,不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压力,找家人、朋友倾诉自己面临的问题,也许他们能帮我们找到压力的解决办法。
另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和锻炼,压力大的时候更要注意平衡饮食,体重增加或减少都对心脏不利。尽量避免咖啡因、胆固醇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规律性的锻炼可缓解压力,专注于锻炼能让我们暂时忘记烦恼。我们不要总是想控制一切,这往往是压力的来源,要学会适当地妥协和放手。总之,我们要让自己承受的压力在可控范围内,要学会经常给自己减压。
(作者:宫健、贾玉华)
参考文献:《Nature》2013;493:s16-s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