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7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与社会
医生日记

中药常山抗疟机制被发现

    常山(Dichroa febrifuga)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是一种中国传统药材。据记载,常山约两千年前就已被用来治疗疟疾所致发热。常山的活性成分被称为常山酮(halofuginone,HF),是常山碱(febrifugine)的衍生物。近期,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草药常山,详细描述了常山酮的精确化学结构,以及它如何与其他化合物发生交互作用,由此揭开了其作用机理,阐明了常山治疗疟疾的机制。

    既往研究发现,常山酮有免疫抑制作用,不过此前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确切机制。在使用常山酮治疗癌症和硬皮病的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常山酮可以机械干扰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的一步生物学过程——氨酰化,这被认为是其抑制恶性疟原虫所致疟疾的机制。

    常山酮是一种新型的ATP依赖的抑制剂,可以同时占据人脯氨酰转运RNA合成酶(human prolyl-transfer RNA synthetase ,ProRS)的两个不同底物结合位点。常山酮通过激活氨基酸反应途径来抑制TH17细胞分化,通过抑制ProRS导致细胞内积累无电荷转运RNA。基因在表达时,先转录为RNA,然后再翻译为蛋白质,而氨酰化是蛋白合成的关键步骤,常山酮干涉了疟原虫的蛋白合成过程,从而在感染者的血液中杀死疟原虫。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常山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现在已经有研究者用常山酮来进行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而常山酮的高分辨率结构显示,这一分子也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其他的疾病治疗药物。 (作者:张莉)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309:75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