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肝脏胰岛素抵抗是一个促进因素,往往伴随有肝脏内的脂肪过度堆积和持续炎症。已有证据表明,在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病因中,全身性和肝脏内的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下游炎症传导信号的激活占据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的分子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
RANKL(核转录因子NF-κB配体的受体激活因子,也被称为TNFSF11)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也是NF-κB的激活因子之一。研究显示,RANKL在人体的肝脏组织和胰岛β细胞上都有表达,被认为是这类细胞因子网络中一个可靠的替代物。研究发现,RANKL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表达,尤其在血糖控制不佳和病程复杂的患者中更为显著。此外,在多种人体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非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和炎症性肠道疾病等)中,可溶性RANKL的水平也是一个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指标。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Kiechl S等通过分析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研究,评估RANKL是否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研究者发现,在一项前瞻性的人群研究中,高水平的血清可溶性RANKL是2型糖尿病表现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预测风险因素(P<0.001)。此外,实验室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中,系统性或肝脏内阻断RANKL信号传导能显著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降低甚至正常化试验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
该研究认为,阻断RANKL信号传导能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和预防糖尿病形成。这可能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内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潜在靶向。(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2013;19:35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