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诊疗工作和患者就医过程中,医患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医护抱怨患方的无知和无理,患者指责医生的无能和无德。双方都一肚子怨气,看看下面的文字,但愿能减少各自的抱怨,共同携起手来维护健康。
(一)“话疗”降血压
我上夜班,准时到岗,刚交完班,一位小伙子气势汹汹闯进办公室,大声嚷嚷道:“怎么搞的,一整天了,血压都降不下来,出了事谁负责?”来不及看病历,我赶忙跟他来到患者的床边。患者是一位老太太,刚做完喉部手术,气管切开,不能讲话;插着胃管,鼻饲饮食。颈部缠着厚厚的纱布,额头上布满汗珠。患者双目紧闭,不时转动的眼球告诉我她是醒着的。
那位小伙子是患者的儿子,他告诉我自从昨天下午手术结束到现在,母亲没有睡着过,血压一直降不下来,最高220/140毫米汞柱,现在维持在190/120毫米汞柱左右。他已经请心内科医师会诊过多次,用了各种降压药,但效果都不好。
我走到床边,摸了摸她的额头,没有发热。接着我的手搭上她的手腕,感觉一下脉搏的状况。我发现她心跳比较急促,但节律规整,心脏也应该没什么问题,然后我说:“没有发热,脉象也没大问题。”这时患者睁开双眼,迅速看了我一眼又合上了。
回到病房,我拿起患者的病历看了起来,患者因喉癌昨日下午行喉部分切除术、颈部清扫术和气管切开术。该采取的措施基本都落实了,为什么血压控制不好呢?我再次拨通了心内科的会诊电话。通过汇报病情和讨论,心内科医师断定与患者精神紧张有关,建议用镇静剂。
我再次看了患者的病历,手术同意书是由患者的家属签署的,看来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对手术准备不足。术前只不过声音有点哑,不能讲话,不能正常经口饮食,这巨大的差别造成患者压力过大、精神焦虑紧张,导致血压不能恢复正常。
我回到患者床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部,跟患者说:“老太太,别紧张,你已经做了手术,这说明你的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好的,不然就不会手术了。”
患者又一次睁开了眼睛,这一次却没有立即闭上。
我继续说:“现在不能吃饭,是为了刀口能长的好。因为经口吃饭会污染内部的刀口;为了预防手术后肿胀引起呼吸不好,所以才做了气管切开。其实你也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暂时不吃不喝,但不能停止呼吸。”
听到这里,老人的神色好像缓和了一些。抬起手,指了指喉部,试图说些什么。
我明白了,她是担心以后还能不能讲话。我连忙说:“以后不会影响你说话的,只不过可能会哑一些。你现在的情况是暂时的,过几天这些胃管、气管套管会逐步撤掉的,你会越来越好的,现在你最大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这样血压才能降下来,恢复得才能好。”
听完了我的话,老人点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p#副标题#e#
我把小伙子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目前,老太太的血压问题主要与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有关。刚刚已经把初步的病情告诉了她,看看能不能好一些,如果还不行,就要考虑用镇静药了。”小伙子这时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道:“谢谢,手术后已经将近一天了,还没有哪位大夫给我妈号过脉,过去看一眼就走了。现在老人的心里可能有数了。你告诉她的话她才相信,我说的话她不相信,以为我是骗她的。”我点了点头,告诉小伙子我们会密切观测血压,随时处理,然后小伙子回去了。
一小时后,血压降至170/110毫米汞柱,小伙子跑来,高兴地说老太太睡着了,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两小时后,血压降到160/100毫米汞柱,凌晨三点,接班已经9个小时了,老太太已经好好地睡了一觉,血压也终于降到了140/90毫米汞柱,我也可以合眼睡一会了。
但这时我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在想这件事。了解患者的心理,进行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沟通要分清对象和时机,只与患者家属沟通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在我国大多数癌症患者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即使心里猜到,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却谁也不愿意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于是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看来,怎么直面病痛和死亡也需要学习,而且要认真学习,一生都要学习。
迷迷糊糊听见了值班室外护理员打扫卫生的声音,新的一天开始了。
(二)“三心二意”的社区医生
我以前的同事是一位不错的社区医生,这位朋友毕业时,也曾雄心万丈,曾发誓考不上研究生誓不罢休。我很清楚他的实力,考取研究生不是不自量力和天方夜谭,于是我们互相鼓励和帮助,决定离开基层去实现更大的抱负。但事情因一个意外有了转折,这位朋友的父亲突然患上急症,因抢救不及时而去世。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最后他决定不再考研,而是用自己的力量为改善基层的医疗状况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十几年就这样过去了,最近我们见面的次数多了起来,因为他经常来城里,但只是见一面就走,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
不久前的一个周六下午,朋友得知我也恰好休班,便提着两瓶酒到了我家。这位朋友一向滴酒不沾,几杯酒过后,趁着酒兴,他话多了起来。
“我们需要‘三心二意’的社区医生”,他满脸严肃地说道。
“什么?”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别误会,听我慢慢给你讲”,朋友赶忙回应。
我给他续了些茶水,静静地听他讲。
“社区医生不容易干,需要具备‘三心二意’。”
“第一心是细心。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娴熟的专业技术,当然是不可少的。但除此以外的一些临床技巧、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许多细节、对病人的心理关注和对病人的态度等等也很重要。很多时候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正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我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多位医生诊断其为耳聋,用药效果不好,经我检查为耵聍栓塞,取出后患者听力恢复。还有现在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逐渐增多,由于不识字、视力不佳、记忆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经常有漏服药、多服药和服错药的情况发生,临诊时要再三叮嘱并帮病人用醒目的字体写清楚,更要告诫患者的家属提供帮助。
第二是要有耐心。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病,第一阶段是否认,第二阶段是接受,但不一定配合治疗,尤其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因为患者觉得麻烦,依从性不高,经过医生的讲解过渡到第三阶段,主动配合治疗,才基本达到医治状态。即使在你看来病人提出的问题十分‘幼稚和可笑’,你也必须耐心地进行解答。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医学知识,他们怀着焦急的心情想对病情和治疗措施探个究竟。所以一定要记住:你是医生,当面对需要救助的病人时,要尽量做到耐心。患者感受到你的耐心,他们才会有耐心与疾痛抗争。
第三就是恒心。社区医生是健康的引路人,工作的内容很多,比如看病、保健、健康教育等等,甚至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的问题都要接触。所以社区医务工作的意义重大,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要持之以恒。”
他喝了一口水,说道:“接着说‘二意’”。
“首先要做到让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措施达到意领神会,也就是让患者听明白。在工作中我感觉到病人对疾病防治知识是十分渴求的。也深深体会到病人因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给疾病防治带来的不利影响。治疗是被动的,预防是主动的。疾病应该以预防为主,预防以科普为重。医学科普是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好手段。通过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使广大群众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一位医生,要上进、不满足,不能混日子,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群众对社区医生才会信任。社区医生水平较低现在已经是群众的共识,即使真的有水平,要改变这一已经深入人心的观念也并不那么简单。现在我正在学习营养方面的知识,因为民以食为天,现在来讲这个‘天’就是健康,要吃的健康,很多疾病都与饮食有关。今天已经考过试了,感觉不错,特地找你聊聊。”
一口气说完这些,朋友好像累了,我沉默了,思考着他的话。朋友走后,他的话在我耳边萦绕许久。不只是社区医生要“三心二意”,我们每一位卫生工作者都需要“三心二意”。如果每位卫生工作者都能做到“三心二意”,那医患关系也会变得和谐。
#p#副标题#e#
(三)医患双方真的无法互相理解吗?
在日常诊疗工作和患者就医过程中,医患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医护抱怨患方的无知和无理,患者指责医生的无能和无德。双方都一肚子怨气,看看下面的文字,但愿能减少各自的抱怨,共同携起手来维护健康。
医生的“无奈”
社会上很多的人对医疗行业存在着非常错误的理解。也许真是隔行如隔山吧!
医疗行业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殊性就是疾病的治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治疗只是影响疾病发展的一个因素,疾病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营养状况、疾病发展的程度,甚至气候因素都可能包括其中。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医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头来却会落得人财两空。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在疾病的治疗上存在着很多的空白,这些空白是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提高来逐步填补的。就目前来说任何治疗都是存在着风险的,比如药物的副作用、过敏、手术中的麻醉意外及手术后并发症等等,这些问题是需要医患双方来共同面对及承担的,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风险,并且在意外出现后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医生是很无奈的。
医生的“无德”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医生如何的心黑,为了开提成药不择手段,收红包。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医生,但绝大多数的医生是本着自己的良知工作的。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最终的用药是针对患者的疾病和情况来用的,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违反治疗原则用药,如肾功能差的患者,就应该避免使用会导致肾功能损害的药物,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药物,而大多数的患者也是治疗好了病痛,高高兴兴地离开医院。患者给医生红包,无非是希望你再多花些精力医治,早点好,早点出院。但是由于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性,谁都不敢也不能保证这个病一定能很快解决,孰轻孰重是一清二楚的。
患者的“无知”
可能很多患者及家属受到过医生和护士的训斥,甚至嘲讽。埋怨患者什么都不懂,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尤其是在患者因此病情被耽误了的时候。理解他们吧!医学是深奥的、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不要说患者,就是我们经历过长期学习、培训和实践的医生和护士,仍旧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学习和弄懂。当我们遇到“无知”的患者时,请理解他们吧!
患者的“无理”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许多医护人员受到患者一方的指责、辱骂甚至人体伤害。在大部分情况下,除去令人讨厌的“医闹”,医患冲突大都是由于交流不够而引起的,通过沟通,基本能够解决。患者就医以后,最迫切的是看到疗效,当疗效欠佳时最容易发生矛盾,这也恰恰说明是对病情是非常在意的,这也是医生和护士愿意看到的,疾病才是共同的敌人。
医患双方其实是一家人,你说呢?
#p#副标题#e#
(四)不愿出院的老人
11床的老大爷昨天请假回家了,今天清晨应该回来了,再简单复查一下,老大爷就可以顺利出院了。
查房的时间到了,推开11床的房间门后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老爷子回来了,坐在床边,看见我们过来了也不答话。咦,怎么回事?老爷子原本性格开朗,爱和我们开玩笑,往常大老远看见我们早就打招呼了,今天却脸色有些凝重。他的儿子站在一旁,看不出什么异样。
“感觉怎么样?回家高兴吧!等一会检查好了,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了。”
“我不出院,想再观察几天。”
“怎么了?这次请假前一直嚷嚷着出院,怎么会突然变了呢?哪里又不舒服了?”我赶忙问道。
“没有,昨晚没休息好”,老爷子轻描淡写地说。
经过检查,老人的状况很好,符合出院的条件,但他为什么拒绝出院呢?我满心疑问,却不便问出口。回到办公室,我决定把患者的儿子叫来问个究竟。一会儿,老人的儿子坐到了我的面前。
“回去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老爷子的身体状况可以出院了,怎么突然变了呢?”我开门见山问道。
“没发现什么不对劲。昨天上午挺好的,就是下午到外面逛了逛,遇见几位老朋友,当时聊的还不错,回家后情绪就有点不对劲了”,青年一边想一边说。
“他们都聊了些什么?”我问道。
“也没什么,基本上都是关于我爸的病,劝他注意身体,别再复发什么的”,青年答道。
哦!听到这些,我有些明白了。老爷子可能还没有做好恢复正常生活的准备,经过长期的病人角色,他已经适应了,虽然躯体上的病痛治愈了,但朋友的关心反而让他从心里拒绝出院后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患病后,身份会发生改变,此时受到亲人和朋友更多的关怀。久而久之,心里适应了病人这个角色,短时间可能转变不过来。
当我把想法说出来后,青年半信半疑。
“你先试着减少对他的过多照顾,并且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淡化他的病人角色,他出院的自信心就会加强。”我说。
小伙子同意了。
三天后,老人的情绪明显好多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爽朗。
五天后,早查房,一推开房门,老爷子眉开眼笑地说:“我好了,我要出院。”
“真的,不再观察几天了?”我们故意做出不相信的表情。
“真的,千真万确!”老人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对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刘付星 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