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社会
2012年10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里程碑

1990年~2010年间中国人群生活满意度变迁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个体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怎样进行加工,正所谓“境由心生”。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主观、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可以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个体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用于描述主观幸福感的工具是关于“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推荐的问卷设计是:“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你对你最近的生活有多满意?请用1~10之间的数字来回答,1表示最不满意,10表示最满意。”也有调查采用评估分值1分~5分或1分~4分。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A•Easterlin)是最早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理论研究的当代经济学家。近期他在《美国科学院报》发表文章指出,尽管1990年到2009年间,中国人均GDP和消费增长了至少4倍,20年中年均8%以上的人均GDP增长率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但中国人群20年生活满意度并没有随GDP增长而大幅上升。

    来自5个不同调查机构的6份调查报告得出了一致的结果:没有证据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提高4倍有助于提升生活满意度。类似于中东欧转型国家,中国人群 20年间的生活满意度变迁表现为U型走势——先下降,后恢复。从整个转型期间来看,生活满意度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中国人群生活满意度轨迹下降与失业率升高以及社会保障网络解体、收入分配不公平等因素相关。生活满意度下降主要来自最低社会经济阶层。先前高度平均主义下人群生活满意度大同小异的景象不复存在并明显分化:收入最低的1/3人群生活满意度在下降,而收入最高的1/3人群生活满意度在增高。

现状:

    1990年至2010年间,不同研究机构开展了针对中国人群“生活满意度”的6个系列调查,详见表1。

    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2005年,中国人的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随后出现回升,整体上形成一条U型走势(图1)。在过去20年,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人的生活满意度随着人均GDP增长4倍而出现大幅上升。

#p#副标题#e#

导致中国人群生活满意度变迁的原因:

1、失业

    中国在1990年~2010年间生活满意度U型走势恰好与城镇失业率走势形成镜像。1990年以来,中国失业率显著上升,在2000年~2005年达到高峰,随后失业率有所下降,但依然高于先前的较低水平。中国的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世界经济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千禧之年初期,世界经济增长显著下滑,因此,那些依赖于出口的国家包括中国,感受到了国外需求下滑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失业率是政府政策直接导致的结果,这也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衰落。1994年,面对国有企业持续的无效率和亏损,政府开始启动国有企业整合计划,国有企业工人开始大量下岗,国有企业重组意味着城市工人“铁饭碗”和终身社会保障体系的终结;伴随对农民进城限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农民进入城市,很多城市都经历了一场失业率快速上升的时期。

    生活满意度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该结论得到了皮尔研究中心关于“中国人群对经济状况敏感度”调查数据的支持。皮尔研究中心的调查问卷设置的问题如下:“现在设想一下经济状况,你会怎么描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很好,还好,有点差,很差?”在2002年失业率处于高峰值时期,接近一半(48%)中国人认为中国经济“有点差”或者“很差”。2007年,当失业率已经开始大幅度地下降,尽管仍然高于1990年水平,认为中国经济“有点差”或者“很差”的比例下降到14%,而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更是下降到7%。这些年中,根据皮尔研究中心调查问卷中的“生活满意度阶梯”(ladder of life),生活满意度从2002年的5.27上升到2007年的5.82,之后又进一步上升到2010年的5.85。

    有证据证明,失业率造成的生活满意度的下降,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的生活满意度下降,而且对于仍旧保有工作的人来说,由于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对他们产生压力,其生活满意度也出现下降。

#p#副标题#e#

2、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扩大

    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的调查,利用社会经济状态(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将中国人群区分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按照收入、教育、职业三个维度将个人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分为上等社会经济状态、中等社会经济状态和下等社会经济状态。

    中国转型期更明显的特征是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不平等现象在加剧。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城乡收入不平衡有关,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而国企重组造成的城市失业人口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从生活满意度的角度看,中国从一个最讲求平均主义的国家阵营转向了最不讲平均主义的国家阵营。在转型过程中,拥有高收入、更好教育的上等社会经济状态阶层的生活满意度稳步增加,而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满意度却在下降。

    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的调查显示,人群生活满意度与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的加大具有相关性(图3)。

    生活满意度调查:1990年调查显示,收入最高三分之一阶层和收入最低三分之一阶层中认为生活满意度处较高水平的(分值1分~10分的满意度调查得分7分~10分者)百分比相当, 分别为68%和65%。而在2007年,收入最高三分之一阶层中该比例上升至71%,收入最低三分之一阶层该比例下降至42%。

    财务满意度调查:三个收入组别的群体对“你对家庭财务状况满意度如何?”问题也都做了回答。1990年时,三组答案接近,但是2007年出现明显分化。从图中可以看到,高收入群体的财务状况满意度趋升,而低收入群体的财务状况满意度在下降。

    自我报告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不平衡的上升也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医疗等)的收缩。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为此设置的问题是:“你怎样描述你当前健康状况?很好,好,还好,不好,很不好?”1990年,三个收入组别人群中回答“很好”或者“好”所占的比例都在56%左右,高收入组比低收入组只高出4个百分点。但到了2007年,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别中回答对健康状况满意的百分比差距扩大到28个百分点。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反映了医疗服务市场化后医疗费用上升对低收入人群产生的负面冲击。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中国经济重组损坏了原有医疗体系,尽管医疗体系大部分还是通过公共支出提供,但是市场化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人由于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被排斥出医疗健康体系或陷入贫困。

3、社会保障体系不足

    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伴随着社会保障网络的收缩。世界银行最近一份关于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报告谈道,“中国的失业金替代率水平依旧很低,低于其他国家。”同样,中国当前养老金体系替代率也相当低,未来预期会更低(备注:养老金替代率系指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比率)。从农村前往城市工作的1亿移民中,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被社会保障网络覆盖。

总结:

    该研究提示就业、收入保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对人群生活满意度非常重要。在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致力于修复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努力,对于中国人群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来说,不啻为一个令人鼓舞的预兆,有望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作者:张莉,贺利军)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2;109(25):9775-978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