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研论坛
2013年01月号
医学进展

疾病的病因、机制、分期和预后

    由于疾病的诊断是不断发展的,在现场所进行的调查中,大部分医生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超越了古代模式,可以精准诊断。但这里的“精确”,其实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参加讨论的嘉宾分别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2500年前,古希腊的先知希波克拉底开创了医学及医学伦理学;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发明了针灸,并创建了经络、气血与疾病,情感、环境与健康的理论体系。两位大师分别开拓了依据症状及其部位,命名及诊断疾病的体系。这种描述性的疾病诊断体系,如:偏头痛、口疮、癌症、关节炎,沿用至今。传统的诊断、评估、分类、分期、预后体系,无法指导临床医生实施精确疾病预防及治疗。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更新理念,颠覆传统,以新的科学手段及思维,建立新的医学模式及体系。

    张奉春教授认为,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进步,但是离精准诊断还有很大差距。根据现在的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假阳性率在20%左右。目前仍是沿用传统模式,发现哪个器官有病就认为是什么病。但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某些器官的症状,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个表现。研究疾病应从全身和总体上进行发展,从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清原发病和继发表现。

    王振义院士认为,血液病的诊断现状是可以说既是满意的也是不满意的。满意是指学科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基因研究的进展很快,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更细致、更深入的问题,仍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根据不同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不同的治疗。

    赵明辉教授表示:肾脏病不能算精准诊断,现在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过去经验、穿刺病理、临床表型相结合。“慢性肾病”的定义,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该病现已引起公众注意,成人中10.8%患有该疾病,病因有多种,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

    我们的前辈经历了从体液、天象、神灵等唯心理论解释疾病的过去,到以解剖、病理、生化等科学理念解析疾病的今天,在为祖先的智慧自豪的同时,我们感到惭愧,72%的医生认为,我们对绝大部分疾病的病因和机理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仍按发病时间,将疾病划分成早、中、晚,按感觉及观察将疾病评估为轻、中、重。71%的与会医生认为,这样对疾病进行分期并不科学,但有临床指导意义。比如说:“慢性肾病”( kidney chronic disease,CKD),就是一种将发病时间与器官结合起来的诊断和分期方法。CKD患者的主要诊断标准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但当下降后的绝对值仍大于正常值的60%时,并没有临床意义,特别是不结合蛋白尿的情况下。

    赵明辉教授认为,对疾病进行这样的分期方法有其自身的目的,当GFR下降到小于60%时,CKD的诊断就比较明确;但是大于60%时,虽然不够明确,但也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比如说,结合蛋白尿的治疗来权衡,或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来综合考虑,如果是在GFR下降的同时伴有蛋白尿,或老人出现此种情况,那么虽然不能确诊为CKD,但也提示患者要引起注意,预防CKD的发生。作为医生,遇到这样的患者时,应适当引导其要避免CKD 的风险因素,如果控制得当,可能就不会导致严重的发病,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这种诊断和分期方法,的确会引起恐慌,很多人怀疑自己已经得了肾脏疾病,导致门诊病人增多。还需要更加精确的指标来更好地预测。

#p#副标题#e#

    71%的医生认为,在他所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对评估目前疾病的预后指标还可以,基本能预测疾病的转归,但目前还非常缺乏精确的预后指标。

    张奉春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目前主要根据临床因素来评估,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不是非常科学。例如,有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可以自然缓解,但在临床上并没有指标能够精确预测出哪些患者属于这一类。因此,虽然医生知道会有20%的患者不需积极治疗即可自然缓解,但不能因为这20%而放弃另外80%的患者的治疗。于是临床上目前还遵循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经发现就要进行积极治疗。

    而谈到疾病的预防,如果是病因明确的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等方式来预防感染,但很多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还缺乏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

    王振义院士说:在他所从事的血液病领域,急、慢性白血病的预后就有很大不同。慢性白血病的病程长,存活时间相对较长。而急性白血病则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说性命攸关。目前把急性白血病的严重程度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高危治疗效果很差,病程很短,死亡率很高,5年存活率不足10%;低危,完全缓解率达到80%〜90%,5年存活率70%〜90%,主要根据分子生物学分类、基因改变进行分类。低危: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基因改变特殊,用t15\t17染色体交换异常,我们的研究方法治疗,5年存活率超过90%,一般高危10%〜15%。现代科学研究结果将白血病进行分类,也预测了预后的好与坏。

    物理学的“上帝粒子”主要是建立一个模型,那么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是否也需要建立起模型?针对这个话题,吴孟超院士觉得很需要建立起诊断的模型。很多没有发现的疾病,经过人类的实践,就能不断被发现。比如说,肝癌,在过去诊断很困难,只能靠医生的直觉和经验,没有别的标准。后来慢慢找出了一些诊断的依据,比如甲胎蛋白,来诊断原发性肝癌;再加上广泛的普查,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到目前,甲胎蛋白还是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但是肝癌有很多类型,分子分型很多,有些类型肝癌的甲胎蛋白就是阴性的,所以又遇到困难了。所以还是需要不断进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诊断模型来指导临床。

    曾小峰教授则表示:在医学方面,尤其是临床领域,很多时候都需要先建立一个模型,在诊断的时候也是,很多的进展是经过否定之否定。就像诊断标准,实际上就是一种分类标准,把很多的人分类到一起,但是不能把这些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因为将来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出现新的诊断标准。在作为一个研究上面,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办法,是应该先建立一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应该与时俱进。

(作者:贾玉华)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