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范围内,患者在外科手术或重症疾病期间,因内置导尿管而诱发的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已成为感染性疾病住院的第二大常见病因。据保守估计,2010年美国CAUTI患者约14.5万例,而在菲律宾约47%的新置导尿管患者会出现尿路感染。一般认为,CAUTI所引起的致残和医疗费用升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研究显示,通过执行某些预防措施,例如:避免使用导尿管、导尿管插入的无菌操作和缩短导尿管应用时间等,能降低50%的住院期间CAUTI发病率。目前,已研发出两种通过抗菌药物浸泡或涂层以抑制细菌繁殖的导尿管,一种银合金涂层的乳胶导尿管和一种呋喃西林浸泡的树脂导尿管。然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虽然能降低尿液的细菌污染率,但是这类导尿管是否能有效降低有症状的CAUTI,并且避免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还不是非常明确。2010年最新的相关指南呼吁,在临床常规应用这类导尿管之前,必须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新型导尿管能显著改善有症状的CAUTI患者的临床预后。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Pickard R等进行了一项开放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试验,以评估与标准的聚四氟乙烯导尿管相比,短期(≤14天)应用抗菌药物浸泡或涂层的导尿管是否能更显著降低CAUTI发病风险。7102例需要短期导尿的患者以1:1:1的比例,分别被随机分配至银合金涂层导尿管组、呋喃西林浸泡导尿管组和聚四氟乙烯导尿管组(对照组)。主要终点是有症状的CAUTI(需接受处方抗生素治疗6周)发病率。
结果发现,有708例患者(10%)因不接受导尿、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或自愿退出等原因不列入疗效分析。对照组(2144例)有271例患者(12.6%)达到主要终点,而银合金涂层导尿管组(2097例)和呋喃西林浸泡导尿管组(2153例)分别有263例和228例患者达到主要终点,有症状CAUTI的发病率分别为12.5%和10.6%。同时,呋喃西林组的导尿管相关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该研究认为,应用抗菌药物浸泡/涂层的导尿管并不能显著降低有症状CAUTI的发病率。(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Lancet》2012;380:1927-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