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中仅有三分之一能够通过抗抑郁药物的治疗获得康复。当患者服用抗抑郁药≥6 周,贝氏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14,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 中的抑郁症标准,则被认为是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针对这些患者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还欠缺有证据的方案支持。在初级保健体系中,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被用于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一种方案。
CBT是以认知治疗技术为基础,通过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技术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所形成的系统的心理治疗法。这种疗法强调调整心理障碍中认知的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减轻认知修改过程的痛苦,重新调整与现实的想法,帮助抑郁症患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评价自己、改变认知、纠正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增强自信心。
为了评估与单独进行常规护理相比,辅助使用CBT疗法是否能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Nicola Wiles博士等联合英国73家全科诊所的研究者共同开展了一项双平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简称为CoBalT 试验。
2008年11月4日~2010年9月30日,469 例18岁~75岁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干预组(n=234)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助CBT方案,对照组(n=235)只进行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病情缓解,定义为与基线相比6个月时的抑郁症状(BDI 评分)至少缓解50%。
结果显示,6个月时,干预组中有46%(95例)的患者符合病情缓解标准,对照组中则仅有22%(46例),OR为3.26,95% CI:2.10~5.06,P<0.001。
在此研究前,尚无来自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证明CBT方案对于药物治疗不应答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辅助疗效,该研究证实CBT可以作为常规护理(包括抗抑郁药物)的辅助治疗,有效减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Lancet》2013;381:37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