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的基本类型之一,属于未分化癌,约占肺癌的20%,其病理类型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燕麦细胞型。SCLC的恶性程度高,生物学行为恶劣,预后凶险。SCLC较其他类型肺癌诊断前的症状期短,确诊后的生存期亦短。如不治疗,SCLC患者自诊断起的中位生存期不足3个月,2年生存率小于1%。
一项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的有关小细胞肺癌的全基因组筛查研究证实,多个关键基因突变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由德国科隆大学的Roman Thomas博士主持,全球数十家研究机构参与了该研究。
研究人员对29份SCLC外显子组、2份SCLC基因组和15份SCLC转录组进行了测序。结果发现,SCLC具有极高的蛋白质编码突变率,每百万碱基对就有7.4±1对碱基突变。为了进一步鉴定与小细胞肺癌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研究人员汇集了多方面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提示,所有检测标本中存在TP53和RB1基因失活现象,以及编码组蛋白修饰物的CREBBP、EP300和MLL基因的复发性突变。此外,研究还发现了PTEN、SLIT2和EPHA7基因突变,以及FGFR1酪氨酸激酶编码基因的局灶性扩增现象。在TP53和RB1基因敲除小鼠,研究人员检测到许多存在于人类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组蛋白修饰可能是小细胞肺癌的一种重要生物学特征,相关突变基因检测或可为作为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在高突变背景情况下,也可为鉴定生物学相关基因提供借鉴。(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Nature Genetic》2012;44:110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