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易感个体在一些环境因素的触发下会出现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抗原的炎症反应,从而出现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这一事件导致炎性脱髓鞘的反复发生。然而,由于MS个体的疾病进程、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病灶的分布差别都很大,因此对MS的定义还比较模糊。虽然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帮助在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demyelinating syndrome,CIS)的情况下确定第二次复发脱髓鞘发生的风险,目前仍缺乏确证的分子标记来有效地预测MS。因此,临床医生只能对患者的疾病进程进行长久观察才能对亚群进行分类。此外,MS的治疗方法也具有高度特异性。
那他珠单抗和芬伐莫德的成功表明,外周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在M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去除这些细胞能够降低MS复发率和大脑中MRI脱髓鞘炎性表现。不少研究表明,对外周血进行检测很可能有助于探索MS患病人群。
美国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神经内科的Linda Ottoboni等人用141名未接受治疗的MS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转录子将MS患者分为两种亚型:MSA和MSB。随后他们在两组已经接受一线治疗药物:醋酸格拉替雷(glatiramer acetate,GA)和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的患者中同样发现了这两种MS的亚型。MSA患者中淋巴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分子表达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SA患者在用GA或IFN-β治疗时更容易出现新的炎症(P=0.0077)。
该研究发现为区分两类具有不同疾病活性的MS患者提供了工具。(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Science of Translation Medicine》20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