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4年03月号
医学进展

冠脉支架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风险因素——现有指南应被重新审视

    冠脉支架置入后不久即施行非心脏手术,会增加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冠脉支架置入后的择期手术都被尽可能 地向后推迟。2004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被证实优于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成为血运重建的首选策略。此后,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APT)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报道,以及DES后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出现支架血栓的病例报道,使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于 2007年修订了其指南。修订后的指南推荐,所有患者在置入DES后的至少1年内都应继续使用双重APT治疗。对于DES后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基于C 级证据的Ⅱa类推荐为:①DES后的择期手术应在完成1年的双重APT治疗后再进行;或②手术如需紧急开展,也不应停用APT。而不同于DES,指南建议 BMS置入后的非心脏手术应推迟4周~6周,并暂时停止APT。

    为明确冠脉支架置入后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其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Mary T. Hawn等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发现,置入冠脉支架2年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严重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与急诊手术及晚期心脏病有关,但与支架类型或置入支架6个月以后的手术时间无关。研究者由此指出,应该重新审视这些着重强 调支架类型和手术时间的指南了。

    该研究纳入了2000年~2010年置入冠脉支架后24个月内开展的非心脏手术。用一种探索变量间复杂关系的有力 工具——非线性广义加性模型评估手术时间、支架类型与MACE的关系。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评估围手术期停止APT治疗与MACE的关系。主要结果评 价:30天复合MACE率——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和心脏血运重建。

    124844例冠脉支架置入术(47.6%DES,52.4%BMS)后的24个月内,有28029例 (22.5%)患者接受了非心脏手术,导致了1980例(4.7%)MACE。研究显示,支架置入与非心脏手术间隔的时长与MACE有关:小于6 周,MACE率为11.6%;6周~<6个月,6.4%;6个月~12个月,4.2%;>12个月~24个月,3.5%;P<0.001。校正混淆因素后 显示,与MACE关联最强的三个因素是:非择期手术入院(OR,4.77)、术前6个月心肌梗死史(OR,2.63)、修订心脏风险指数大于 2(OR,2.13)。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方面,模型的12个变量中,支架与手术的时间间隔位列第五,支架类型位列最末。尽管支架与手术间隔的时长与 MACE有关,但这主要是对于支架置入后的最初6个月而言,6个月后的手术与MACE不再显著相关。对284对相匹配的受试者进行的病例对照分析发现,停 止APT治疗与MACE间无相关性(OR,0.86)。

    该研究表明,冠脉支架置入后一段时间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MACE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非择期手术和晚期缺血性心 脏病。支架置入与非心脏手术的时间间隔次之。支架类型对MACE无影响。围术期完全停止APT也对MACE无影响。研究提示,应重新评估指南所推荐的手术 推迟时间和DES患者的APT持续应用。(作者:白蕊)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 310:1462-1472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