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早产儿无创通气策略:IPPV与CPAP相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引起持续性呼吸窘迫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实质性条纹和过度膨胀为其X线变化特征。该病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肺泡发育不全,常会引起呼吸窘迫,需要进行干预治疗。BPD是极低体重早产儿最主要的早期死亡原因,并与晚期神经功能缺陷有关,也是这些早产儿1岁前再次住院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BPD风险,临床医生们尽量采取侵入性较小的正压通气方式来进行早期干预,常用的无创通气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IPPV)以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为比较这两种方式的优劣,费城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Haresh Kirpalani等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1009例出生时体重低于1千克、胎龄不足30周的早产儿随机被分配到IPPV或CPAP组,在出生后28天之内接受第一次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停经后36周内的死亡或带BPD生存。

    结果显示,IPPV组共有497例数据可获得,其中191例(38.4%)出现BPD或死亡;CPAP组则在490例中有180例(36.7%)达到主要观察终点。两组间调整后的优势比(odd ratio,OR)为1.09,95% CI:0.83〜1.43,P=0.5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的呼吸支持时间、喂养时间相当,安全性方面,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漏气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也未显示出差异。

    研究表明,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两种经鼻的无创正压通气方式(间歇 vs 持续)在停经后36周时的不带BPD存活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369:611-62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