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那么,如何去评估一名医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临床工作能力呢?通常,人们会通过医生对患者诊治的水平来进行衡量。直觉上,人们都希望并且相信,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生的临床经验会不断提升,并顺其自然地取得更优秀的工作能力。这种愿望反映在实践中,就有了具体的表现:患者愿意去找工作经验更丰富的“老”医生,而不是年轻医生给自己诊治。
是否医生一定是老的好?其实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科学上的定论。因为,仅仅通过工作年限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医生的临床能力,未免有些偏颇。总体而言,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影响到医生能力的因素非常复杂,且很多指标难以量化。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医生们要在上级医师的带领下,把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积累临床经验,正所谓边干边学,边看边学;活到老,学到老。而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资的医生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医学的发展。
由于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还分为内、外、妇、儿等多种专科,该怎样去评估不同专科的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还有着不同的标准。其中,对于产科医师来说,评估其工作能力的主要指标就是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为了评估产科医师在实习毕业后40年内的工作年限与产妇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的变化曲线,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医疗事务中心的Andrew J Epstein等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者对1992年~2009年间纽约和佛罗里达州的所有产科医生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5175位产科医生以及经他们处置的6704311次接生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为每位产科医生每年处置的顺产及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根据这些数据所描绘的每10年为一个节点的年度曲线。
结果发现:在毕业后的前30年里,产科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逐渐上升,工作年限越长的医生,其经手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越少。这其中,以第1个十年里最明显:与刚进入临床岗位时相比,每位医生所经手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降低了21%;第2个十年里比第1个十年平均下降11%;第3个十年则比第2个十年下降5%。但在第四个十年,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显示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到达了平台期。
该研究表明,产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在毕业后30年内逐年上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医生还是老的好”的情况,但这种进步的趋势在工作满30年之后达到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期。(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3;346:f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