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结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年~7年。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多样,肿瘤本身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中心、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来在《Nature》杂志撰文称,预后不良的结肠癌系由一种特定分子表型的锯齿状癌前病变发展而来。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可能是1/3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典型的锯齿状腺瘤病理表现为,由绒毛状强嗜酸性细胞组成,细胞生长在多锯齿状管腔内;可见多个异位腺管纵向构成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减少。“锯齿状腺瘤途径”在直结肠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采用非监督分类策略对1100个结肠癌标本进行了分类,确认了三个主要的分子亚型;两个亚型此前已确认,其特征表现为染色体不稳定和微不稳定癌症。新确认的亚型主要的分子特征变现为微卫星稳定,肿瘤细胞含有相对较多的CpG岛。更为重要的是,该亚型的结肠癌与结肠锯齿状腺瘤存在高度相似的基因表达特征,包括参与基质重塑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基因表达上调。临床分析显示,该亚型结肠癌预后不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抵抗。
如果上述发现能够在前瞻性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临床医生有望通过病理分型,判断结肠癌的发生风险和预后,并有针对性地对特定分子表型的锯齿状癌前病变,及由该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结肠癌进行“强化”干预治疗。(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2013;19:6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