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人物与学科

物竞天择,友者生存

    科学家们逐渐发现,性格是动物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关键因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Dorothy Cheney说:“这种课题很难研究,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的研究显示,个体行为模式很难解释,而性格研究都是基于人类的责任感、宜人性或神经质等人格特征,目前还不清楚怎样应用于动物身上。”

    在以前的研究中,Cheney和同事们发现,与其他母狒狒有更亲密、更长久关系的母狒狒(主要由在一起互相梳理毛发的时间来衡量),其寿命更长、应激激素水平更低并有更多的后代存活。虽然社会地位高等的比低等的公狒狒寿命显著较长,但在母狒狒中不是这样;并且亲属众多也不是母狒狒的长寿关键,因为不是所有的长寿、低应激的母狒狒都有大家庭。

    为了解母狒狒是如何相处的,Cheney和同事们自2001年至2007年,详细观察并记录了45只母狒狒的活动。研究人员使用一些特定行为,如独处的频率、接触其他母狒狒的频率、被其他母狒狒接触的频率、接触时发出咕噜声(这在狒狒是友好的表示)的频率,来对性格进行计量。根据这些标准,研究人员将母狒狒按“友好”、“清高”和“孤独”三类项目打分(“友好”是对所有母狒狒示好,并常对低等级母狒狒示好;“清高”是较不友好,只对高等级母狒狒示好;“孤独”是相对来说不太友好,但也对高等级母狒狒示好),同时对它们的糖皮质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

    研究人员特别注意的是低等且没有幼仔的母狒狒发出咕噜声的频率。Cheney说:“因为母狒狒特别喜欢幼仔,它们喜欢看着并抚摸幼仔。”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对于一个地位低下且没有幼仔的母狒狒来说,有狒狒对她发出咕噜声一定是纯粹出于“友好”。

    结果发现,在“友好”项目上得分高的母狒狒,对所有的母狒狒都很友好。它们同时也是被接触最多的、最善社交的以及具有稳定关系的。而“清高”的母狒狒,虽然不善社交,但依然有稳定的关系。毫无意外,“孤独”的母狒狒常常形影相吊,关系也不稳定,它们的糖皮质激素水平也较高,这说明社交少则压力大。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人类学家Sarah Hrdy说:“这是高度创新的研究,它通过探索狒狒的行为阐明了适应性和性格的关系,友谊——假如你愿意这么称呼的话——这种密切的社会关系有助于提升雌性后代的生存以及自身的寿命。”(作者:程明)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2;109:16980-1698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