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人物与学科

衣原体检测程序可能对预防衣原体感染无效

    最近的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开展衣原体检测增补程序可以降低衣原体在人群中的阳性率。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它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不同的衣原体可引起人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如家畜)的眼、泌尿生殖道、呼吸道、神经系统、关节、胎盘和全身感染。引起人类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有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花柳性淋巴肉芽肿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在我国,除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沙眼较普遍外,其他衣原体的感染较少见。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衣原体检测的程序,以求降低和预防衣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但这种预防性检测是否有效,是否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存在疑问。

    近日,荷兰流行病学控制中心的Ingrid Broek等在2008年3月到2011年2月对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以及南林堡三个地区的317304位年龄在16岁~29岁市民的研究中发现,经过互联网络的第一次邀请后,16.1%(43358/269273)的人群参与了衣原体检测,10.8%的人群在第二次邀请后进入该研究,经过第三次邀请后有9.5%随后接受检测,与此相比,阳性对照组有13.0%(6223/48031)的人群接受检查。第一次邀请后,干预组出现衣原体阳性的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并且比第三次邀请衣原体阳性的比例低0.2%。此外,经过第三次邀请之后,衣原体阳性的比例与其它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参加过三次邀请的参与者(2.8%),衣原体阳性率从5.9%下降到2.9%。可见,施行检测程序并没有显著降低衣原体在人群中的阳性率。

    总之,与正常人群相比,衣原体检测程序不足以或持续地降低衣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这项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国家或地区推广衣原体检测程序。(作者:徐纲)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2;345:e431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