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4月号
医学进展

中国循证医学的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著名的消化肝病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在2月刊《柳叶刀》上撰文,回顾了中国循证医学的发展历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主要理念是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应用目前能得到的最佳证据,结合医师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给予患者最恰当、最经济的诊断和治疗。近几十年来,循证医学在中国迅速传播,在医疗、护理等卫生保健行业得到良好发展。有关循证医学的学术杂志也相继创办和发行。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委员会(1993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1999年)、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4年)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委员会(2003年)相继成立,这些组织分布于中国各地,对循证医学在国内的传播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已经进入大学必修课程,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也陆续建立,循证医学也不断渗透到中医领域当中。此外,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处也已经成立并迅速发展。

    虽然循证医学近年来在中国取得可喜的发展,但仍旧存在许多阻碍学科发展的问题。首先,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临床医师能便捷地获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而欠发达地区的医生受英文水平、网络和数据库访问权的限制,无法便利地获得需要的临床数据。其次,源于中国的临床研究资料少之又少,在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刊发的临床研究文章中,仅0.21%的文章来自中国大陆,这与统计方法错误频发和数据可信度欠佳直接相关;再者,许多科室缺乏专门用于临床研究的经费,而来源于商业公司的经费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导致试验结果的偏倚和可信度降低。此外,大多数中国临床医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研究的训练,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王教授同时指出,应通过以下手段改善目前的局面,包括规范临床研究方法、将国际公认的临床诊疗规范翻译成中文并置于网络供临床医生共享;研究者和相关杂志编辑应提高自身素质,减少文章中的统计学方法的误差;政府也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国家级平台。中国循证医学发展的路还很长,未来工作的重点不仅仅着眼于临床研究的数量上,而更应看重质量。(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Lancet》2010;375:532-533

王吉耀采访报道见“人物与学科”(P3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