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学科
2009年11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造手大师”——显微外科专家于仲嘉

军旅生涯塑品格

于仲嘉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即不得不放弃学业。19455月,年仅15岁的于仲嘉不顾家庭的阻拦,偷偷来到离家几十里地的八路军伤病医院,开始了军旅生涯,成为医疗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少年时的磨难使他很快适应了军队的艰苦生活。战争期间,于仲嘉先后任部队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并于195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部队推荐我到安徽医学院深造。参军前我只有初中文化,一下子让我直接接受高等医科教育,困难可想而之。为了赶上课程进度,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星期天,拼命学习。很多一时理解不了的课本上的内容,我就反复阅读,直到能流利背诵。医学概念很多都是有关联的,随着知识点的积累,很多此前无法理解的内容也渐渐能够融会贯通了。

1959年,于仲嘉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徽医学院本科毕业,并被分配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断肢再植显才能

断肢再植是将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处,并使肢体重新获得血运成活的手术,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陈中伟、钱允庆等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1964年,以断肢再植闻名于世的六院骨科急需人手,于仲嘉从外科调到骨科去工作。著名骨科专家陈中伟对这位后起之秀竭尽心力,认真帮教。没几年工夫,于仲嘉就在断肢再植领域的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断肢再植之后,被接上的肢体往往会发生肿胀现象,如肿胀得不到有效处理,那么被接上的肢体就难以存活。当时常用的消除肿胀的方法是切开放血。细心的于仲嘉注意到,不同患者用相同的处理方法(切开放血)效果却完全不同,有的能保住再植断肢,有的却不能。经过反复探索、多次实验,于仲嘉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解决严重肿胀的关键是动静脉之间能否达到血流平衡,如果动脉供血多、静脉回流少就会造成肢体肿胀。

1965年,于仲嘉应邀到无锡为一名病人会诊。该病人在当地做了断肢再植手术后,肢体出现严重肿胀。于仲嘉仔细研究后断定是由于再植断肢处的有效静脉数太少,动静脉血流未达到平衡而产生肿胀。于是,他当机立断,从病人的另一侧完好肢体上取下一段静脉,将其移植到再植断肢处,以促进血液回流。果然,接了静脉后,再植断肢顺利成活。这种疗法有效解决了断肢再植后的肿胀问题,大大提高了再植断肢的成活率,标志着断肢再植领域又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后,用多接静脉,使动脉和静脉之间达到相对的血流平衡、消除肢体肿胀就成了断肢再植手术中常用的方法。

1967年,于仲嘉受命为一名患者做断肢移植手术,断肢虽接上了,但是接上的断肢苍白、冰凉,像是未与躯干连接一般。时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如果手术失败,于仲嘉很可能被扣上臭老九右派这样的大帽子,受到制裁。手术台下,监督手术的工宣队员们手捧红宝书在大声念着语录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手术台上,孤立无援的于仲嘉急出了一身冷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肢体苍白,肯定是血运不通,他果断地在断肢上划了一道口子,暴露出内部组织,他惊讶的发现里面的血管严重痉挛,苍白而纤细,根本不容血液流过。知道问题所在,但怎么解决呢,周围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他灵机一动,想到用液压冲击的方法扩张血管。于是,他先夹住血管远端,在近端用液压将血管扩张,然后再夹住下一段血管的远端,再用液压冲击近端。手术完成后,患者被接上的断肢呈现出红润的颜色,成功了!这一方法后来被命名为节段性液压扩张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再植断肢的血管痉挛问题。

肿胀和血管痉挛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的难题又来了。1970年,于仲嘉在杭州为一名肢体离断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的患者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肢体缺血5小时到6小时就不应该再植。何况这名患者的断肢没有经过低温保存,断肢成活的希望就更渺茫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仲嘉把病人推入了高压氧舱。高压氧舱利用高压氧使患者体内氧分压增高,含氧血红蛋白增多,从而缓解组织缺氧状态。当时这种方法仅用于脑外科脑水肿的治疗。3周后,杭州传来喜讯,病人的再接断肢成活了。此后用同样方法,于仲嘉又接活了缺血时间长达24小时、36小时的断肢。这一对高压氧舱创造性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再植断肢的存活,使长时间缺血的断肢也有了存活的可能,完全推翻了此前肢体缺血5小时到6小时就不应该再植的论断。

攀登四肢显微外科巅峰,创造中国手

每每想到那些在战争、劳动及各种事故中失去手的患者,于仲嘉的心中都难以平静,这些患者实在太苦了。于仲嘉想要为他们造出真正的手,然而,造手谈何容易。近百年来,国际上很多专家学者都一直在探索手缺失的治疗。1917年,德国医生克鲁肯柏格发明的前臂分叉术(把前臂骨头分开),也不过是使患者具有些许夹持功能罢了。

断肢再植虽然不易,但起码还有断肢可以接,但手缺失患者却连可以接的都没有。从哪里来呢?于仲嘉除了查房、诊病、手术外,白天黑夜都在想着的来源问题。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方案想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他想到在前臂装上一个金属掌骨架作为手掌,再从患者脚上取足趾做手指,那不就可以造出手了吗?可是再一想,金属掌骨架上的皮肤组织哪里来呢?设想在这里被卡住了。

有一天,于仲嘉路过上海外滩。忽然听到一阵小孩的哭声,只见一个孩子手握一根断了头的小红缨枪,冲另一个孩子哭着说:你赔我的枪,我这么好玩的枪让你弄断了,短一截。

弄断了,短一截于仲嘉茅塞顿开:如果把患者前臂上的骨头去掉一截,把皮肤、肌肉、血管全部保留下来,再把金属掌骨架插进去,那覆盖的东西不就全有了吗?受此启发,于仲嘉很快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套方案:即先截去一段残臂,用高强度钢材做成Y字型钢叉,接在断臂的桡骨上代替缺失的掌骨,外面覆盖手臂的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做成人造手掌,再以这个手掌为基础,从病人足趾选材,移植到手掌做手指,这样再造手就可以完成了。

方案只是一种设想,在它真正实施前没有人能预卜它的前途。为了使方案更臻完美,有实施的可能,于仲嘉一头扎进了动物房、病理室,反复进行病理解剖和模拟实验,最终证实他的再造手方案是完全科学的,是可以实施的。

1978年,一位名叫高天社的农村青年远道来上海求医。他在修水库的爆破中失去了双手,虽然安上了假手,但既不能拿,也不能提,而且夏天戴着热,冬天戴着冷,只是摆设而已。他的前臂开始萎缩了,心情也极度沮丧,原本25岁的人看上去却像四五十岁的小老头。

于仲嘉请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的工人师傅用高强度钛合金材料做出了“Y”字型掌骨,19781021日,他对高天社施行了手缺失再造术。手术的难度非常大,首先,要从患者足部连同血管、神经、肌腱取下两个足趾。其次,金属掌骨插在断臂桡骨上的位置、角度、长短都要经过周密计算,使金属掌骨跟随着桡骨的转动有自由旋转的功能。第三,要使移植的足趾有感觉功能就要把足趾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同断肢前臂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巧妙地缝合。经过整整12个小时的手术,小高的残臂奇迹般地长出了有两个指头的手。术后一个月,于仲嘉开始让小高训练新手,三个月后,新手就有了勾、抓的能力,半年后新手就可以握杯子、吃饭、下棋和写信了。随着不断地锻炼,小高的新手力气越来越大,竟可以提起15磅重的东西。

世界上第一只功能良好的再造手诞生了。报纸、电台等媒介纷纷报道了这一医学史上的创举,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国,也传遍了世界。国外专家把这只再造手称为“China hand”(中国手),《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纷纷以于氏手上海手等对于仲嘉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为此拍摄了纪录片《中国手》在全国放映;《世界之最》也将中国手收入书中。

随着于仲嘉造手名声的兴起,更多的患者找到他,并提出了新的希望:能不能造两只手呢?

脚的拇趾、小趾、后跟是支撑人体重量的三个着力点,缺一不可,是移植手术的禁区。再造一只手取的是病人左右两脚的第二趾再造一只手的手指,这种方法称为二足一手二指再造手。如果再造双手的话,双倍的脚趾从哪里来呢?这可难坏了于仲嘉,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巧妙的取材方法:保留拇趾的肌腱、趾骨和部分皮肤,只将拇趾皮甲瓣连同第二趾一起截取下来作为再造手的手指材料。将拇趾皮瓣包在被加工成一定曲度的髂骨块上作为一指,第二趾作为二指,这样两指的材料就都有了,同时又不影响脚拇趾的功能。这种靠一只脚做成一只手,两只脚做成两只手的方法被称为二足二手二指再造手

1983年,于仲嘉及同事为19岁的新疆姑娘韩小玲做了世界第一例双手缺失再造手术。手术圆满成功,术后韩小玲的双手功能恢复良好,可以提水浇花、拧毛巾、弹奏风琴、拍照片,并当上了幼儿园教师。

在手缺失再造领域,于仲嘉先后发明了二足一手二指二足一手三指一足一手二指一足一手三指二足二手二指二足二手三指二足五指臂延长再造手等诸多再造手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

1985年,于仲嘉的手或全手指缺失再造术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这是我国临床医学界的最高奖励。

技惊四座,饮誉法国、日本

1982年,卫生部派于仲嘉去法国里昂参加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于仲嘉带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来到了法国。然而,名不见经传的他没有被安排发言。但是他认定自己的成果是有价值的,自信地每天带着论文、幻灯片、电影胶片,来往于会场和旅店,随时准备登上国际显微外科的演讲台。大会期间,有一位与会代表临时通知大会说不能到场发言了,于是大会把这个候补发言的机会给了于仲嘉。发言的前夜,于仲嘉通宵未眠,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论文,然而,第二天正准备要上台发言时,那位代表又赶到了,于仲嘉发言的机会又落空了。于仲嘉没有气馁,仍然等待着发言的时机。直到会议最后一天即将闭幕的时候,大会突然通知于仲嘉他可以上台发言了,但只有15分钟的发言时间。于仲嘉一接到通知,马上向放映间递交电影胶片,又迅速走上讲台,插好幻灯片,一刻也没敢耽误赶紧开始讲解起来。数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在短短的15分钟内是讲不完的。正当与会6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沉浸在于仲嘉所描述的中国再造手成就中时,限时铃声响起,于仲嘉一惊,所有在座的与会代表也都注视着主席台,没想到大会主席竟一反常规,示意于仲嘉继续讲!于仲嘉的报告整整进行了35分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会评奖委员会一致认为:于仲嘉的报告内容新、手术技术好、术后医护好、理疗锻炼好、功能恢复好,简称一新四好。于仲嘉的报告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大会唯一的首奖。国外的报纸、杂志纷纷予以报道和评论,高度赞扬这位中国医生创造的再造手。

1985年,我国将于仲嘉再造手的材料报给日本筑波世界医学博览会,博览会上于仲嘉的肢体再造技术被誉为中国近代新的四大发明之一。

1987年,于仲嘉被接纳为国际外科协会会员,并数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他的研究成果,中国的四肢显微外科越来越为国际同行所了解、认可和赞誉。

游离移植再创佳绩

除了在断肢再植/再造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于仲嘉在游离移植领域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专程赶到六院找于仲嘉。1984年,一对年轻夫妇背着刚满5岁的女儿找到于仲嘉。这个名叫李英的小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左小腿被轧,胫骨少了一大截,大片皮肤也坏死了,伤腿软软地垂着,不能站立,更不能走路。父母背着她四处求医,但得到的回答是除了截肢别无他法。对这样一名患者来说,需要修补的除了大面积皮肤缺损,还有骨缺损。经过反复研究,于仲嘉精心设计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把胸背切下来的背阔肌皮瓣和从健腿切下来的腓骨的血管缝合起来,使它们变成具有同一血管蒂的组合体,然后将它们移植到需修补部位,这样就可同时修补皮肤软组织和骨缺损了。当于仲嘉在显微镜下为李英缝合好最后一根纤细的血管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术后,移植的腓骨成活了,仅3个月不到的时间,骨头连接的部位就完全愈合。小姑娘欢蹦乱跳,恢复了往日的童真和稚气。这种崭新的手术方法被命名为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这种方法为大面积、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医学专家们到六院目睹于仲嘉的成就后,无不流露出激动和钦佩的神情。他们深知,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诞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治愈更多伤残患者,更重要的是,它为显微外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途径。国家同样也看到了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的先进性,先后授予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另一名8岁的小女孩钟亚妹,来自贵州,同样是因汽车碾轧而致左腿残疾,整条左小腿几乎看不到正常的肌肉和皮肤,疤痕贴在骨和部分肌肉上,根本无法站立和行走。这样大面积深度创伤的肢体,按常规都是要截肢的。但以于仲嘉的性格是绝对要搏一搏的,他也正是这么做的。钟亚妹的左下肢组织几乎全部坏死,如果只移植一块皮瓣是覆盖不住的,假如分两次手术,每次各移植一块皮瓣,不仅时间拖的过长,而且病人痛苦多,风险也大。在思考良久后,于仲嘉想到:一次移植两块皮瓣,将两块皮瓣缝合成一个血管蒂,与好腿的血管缝合,覆盖在伤腿上,用好腿养伤腿,这样既可以使皮瓣能够覆盖住缺损,又可以防止因伤腿血管缺损而影响皮瓣成活。由于这种手术在国内尚无先例,国外也未见报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于仲嘉及同事先在显微镜下进行了多次动物实验,胸有成竹之后才大胆为钟亚妹实施手术。手术效果非常好,钟亚妹左小腿恢复了健康,行走自如。这种手术方式被命名为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并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山东临沂19岁的青年董勤亮来到了上海六院。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他左手的5根手指全部被毁,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手掌。年轻爱漂亮的他强烈要求于仲嘉教授为他再造5个手指。见病人的愿望强烈,于仲嘉不忍回绝,应允了下来。经过几天的研究,于仲嘉终于制定出了手术方案,即从董勤亮的左脚取两个脚趾和拇趾皮瓣带一组血管蒂,再从右脚取两个脚趾带一组血管蒂,把它们组合为共有一组血管蒂的组合体,作为再造5指的材料。方案看似简单,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复杂,尤其是细小的血管和神经的吻合,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1985128,在于仲嘉带领的医疗小组的努力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精心手术,世界罕见的五指缺失再造五指手术成功了,董勤亮惊喜地看到他手上重新长出了5根手指。再造的5根手指感觉正常、伸屈自如,拇指也能和其他手指对掌,手的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为患者做最好的器械

四肢骨折在骨科非常常见。通常的治疗观点是完全休息,绝对固定,病人往往要接受石膏固定、牵引、切开组织内固定这样的治疗,需要卧床3个月,常引起关节僵硬。于仲嘉从资料中发现,国外早就有人用骨外固定方法治疗骨折了,这种方法是用钢钉穿过皮肉,钻进骨头,从肢体外面固定骨折部位。但由于已有的各种骨外固定器械在设计上都不能纠正骨折端的各种成角和旋转,导致操作复杂、固定不牢靠,易造成损伤以及产生骨折的不连接乃至畸形愈合等弊病,所以没能得到广泛使用。

于仲嘉认为这种骨外固定的思路是可行的,如果器械设计好的话可以减轻骨折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经过反复琢磨,不断探索,于仲嘉终于形成了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支架的设想。

在上海手术器械厂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历经三个寒暑,于仲嘉和同事们终于将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支架的设想变成了现实。这个支架设计了万向关节,能做360度旋转,还能延长和压缩。骨折病人只需在骨折两端分别穿两根固定针,安装这种外固定器,就能建立起坚固的骨支架,几天后就可依靠该器械的支撑下地活动行走,或出院养伤。骨折愈合后不需麻醉和手术,只简单拔出钢针即可。用支架做骨外固定,改变了传统治疗要求病人完全休息的状态,使在骨折愈合期同时进行康复锻炼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骨折愈合,加速了肢体功能的恢复,骨折愈合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这项成果设计巧妙,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创伤骨科器械的一次重大突破。1992年,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被卫生部定为全国卫生科技十大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并被国家科委定为重点投资项目之一。

此后,他又积极投入到人工关节的研制领域,发明了滚动关节,为我国骨科器械再续新篇。

著书立说,经验传给后来人

除了忙于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于仲嘉教授还非常重视总结经验,并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有些还被刊于国际著名杂志上。他的英文版专著《四肢重建显微外科》由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备受国际医学界关注,随后该书又出了中文版。他主编的《实用骨科手术图谱》在国内外也有很大影响。

于仲嘉教授治学严谨,以高尚的医德医风言传身教,对青年医师严格要求,为我国卫生系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并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意大利、泰国、菲律宾、埃及等十余个国家培养了大量外科医生。他的桃李满天下为发扬我国显微外科事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于仲嘉教授虽已八十多岁,但他身板及作风仍然像个军人,他也仍然惦念着再造手技术的传扬,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刘荣军、白蕊)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