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是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患者常用的病程改善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线粒体内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体外研究显示,细胞色素P450 1A2(Cytochrome P450 1A2,CYP1A2)是来氟米特主要的代谢酶之一。斯洛文尼亚的Bohanec Grabar等曾在2008年报道,CYP1A2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类风关患者服用来氟米特后的毒性反应有关。
Bohanec Grabar等最近又研究了DHODH的多态性是否也与来氟米特的药物毒性有关。该研究共包含105例类风关患者,其中62例患者对来氟米特耐受性良好(A组),另外43例患者因服用来氟米特后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而最终停药(B组)。2组在来氟米特的用药疗程、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和DAS28评分等方面显著不同。研究中导致来氟米特停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恶心、体重下降,共发生18例次)、皮肤和粘膜相关症状(皮疹、脱发、钉突状改变、阴道炎,共发生17例次)和肝转氨酶升高(9例次)。
分析显示,与携带有DHODH 40C等位基因的患者比较,DHODH 40AA基因型的类风关患者服用来氟米特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率和发生2次以上的不良反应的风险率显著增加(OR分别为6.791和4.444)。
研究表明, DHODH的多态性同CYP1A2多态性一样会影响来氟米特的药物毒性。(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09;68:1367-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