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代谢疾病,可带来心脑血管、神经、肾脏和视网膜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的慢性病变。二甲双胍作为最早发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目前被国际糖尿病联盟、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美国糖尿病学会等主要国际指南均推荐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和基础治疗药物。动物研究显示,二甲双胍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和血脂谱等多种机制发挥大血管和微血管保护作用。然而,荷兰的Kooy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在胰岛素基础上联用二甲双胍并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复合终点。
研究共纳入390名年龄介于30岁~80岁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1岁,男女比例为0.85:1。其中治疗组196人,治疗方案为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850mg,每天1次~3次。对照组194人,治疗方案为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肌梗死、心脏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外周动脉疾病、猝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次要终点为微血管病变或大血管病变或代谢性终点,代谢指标包括体重、血压、胰岛素剂量、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随访4.3年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主要终点事件、微血管疾病、血压以及血脂上并没有差别。但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可以减少大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体重,并能很好的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每天的胰岛素用量。
该研究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长期疗效提供了重要数据,证实了二甲双胍可以降低体重并改善血糖水平,但不会减少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复合事件。(编译:高虹)
参考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9;169:61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