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良行为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若不及时改正,甚至可能引发违法犯罪。近年来,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比例正在逐年增高,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研究也正在受到各国政府及学者的重视。
2004年4月~2007年3月,英国政府针对13岁~15岁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人群施行了青少年健康发展计划(Young People's Development Programme,YPDP)。该计划旨在通过性教育和禁毒宣传及其他方式(包括教育、培训/提供就业、生存技能拓展、心理疏导、义工服务、健康教育、培养艺术、体育兴趣等)减少青少年早孕、吸毒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英国54个青少年服务机构参与了该计划,共涉及“问题”青少年2724人。研究将目标人群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干预措施,一组不接受干预措施。主要干预措施为性教育和禁毒宣传。主要分析指标为干预后18个月内,目标人群中女性妊娠的发生率、每周吸食毒品量和每月醉酒次数。
结果显示,经过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女性成年前有性行为的比例反而高于对照组(58% vs 33%,校正OR=2.53);干预组女性意外怀孕率亦高于对照组(16% vs 6%;校正OR=3.55)。研究表明,YPDP不能降低青少年意外怀孕的比例。
部分数据甚至提示,YPDP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宣传作用,如诱使更多的问题青少年在成年前发生性行为。
更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减低不良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已经形成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目前的干预措施尚存在很大缺陷,预防才是关键。(编译:刘荣军)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9;339:b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