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11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夜班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自从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宣布打乱生理规律的轮班工作可能致癌之后,轮班工作对癌症(特别是乳腺癌)的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轮班工作有致癌的可能,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等的发生风险。20093月,丹麦38名轮班工作20多年而罹患乳腺癌的妇女得到了政府赔偿。荟萃分析发现夜班工作者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增加50%。短期轮班工作会导致疲劳、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受伤风险;长期则会引起不良妊娠、心血管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

夜班致癌的机理可能是:夜晚的灯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一种加速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抑制剂);睡眠的中断刺激下丘脑垂体轴分泌糖皮质激素,产生了免疫抑制;轮班工作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等等。

在现今24小时的社会,很多人都需要轮班工作。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减轻轮班工作对人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比如寻求更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轮班系统、寻找使人们能快速适应夜班的方法、改进个人轮班工作福利等。依据人们对睡眠-觉醒生理系统的了解,以下方法可以用来减轻轮班工作的不良影响:1. 光线疗法:蓝光疗法(蓝光能有效调节褪黑素释放时间);把卧室灯光尽可能调暗或睡觉时带上眼罩等;2. 药物疗法:使用安眠药或调整生物钟的药物等;3. 筛选适合轮班工作的人,比如夜猫子类型的人。

总之,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轮班时间应尽量缩短。轮班工人应了解如何控制睡眠-觉醒周期,从而更有效地保证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工作时的警觉性。(编译:陈凤清)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9;339:b2653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