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哌喹是一种对多重耐药恶性疟原虫有效的药物,它是2010年柬埔寨抗击疟疾时所
采用的一线用药。目前,研究人员在柬埔寨奥多吉棉省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评价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非复杂性恶性疟的效果。多达150名成年志愿者参与
了这项研究,其携带的寄生虫为每立方毫米1000个~200000个,三天累计口服360毫克双氢青蒿素和2880毫克哌喹。随后,接受42天的随访。双
氢青蒿素-哌喹片符合美国药典的重量和含量标准。目前只有第一批50名志愿者的结果。
研究人员利用显微镜和实时定量PCR来检测疟原虫18s核糖体RNA基因,从而得出寄生虫的清除率;通过msp1、msp2和glurp基因多态性来区别复发和再感染,并且在给药0小时、4小时、28小时、52小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液中哌喹的血药浓度。研究人员还将从志愿者体内分离到的寄生虫培养72小时来检测患者体内药物的敏感性(以半数抑制浓度来表示)。
在第一批入组的50名志愿者中,20名出现恶性疟疾复发。在服药72小时,56%的患者具有持续性的疟原虫血症。而201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恶性疟原虫的有效性为79%,服药三天后45%的患者仍然有疟原虫血症。
虽然先前双氢青蒿素-哌喹在非洲和东南亚有效,但是与2010年相比,这一复方在柬埔寨失败率较高。这也表明,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具有快速耐药性。考虑到目前的可替代疗法很少,探究如何提高诊断率以及阻止耐药性的产生依然面临重大挑战。(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371:48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