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以来,对绝经后女性实施激素替代疗法引起诸多讨论。由于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大肠癌的发病风险,2002年前,其疗效一直被认为利大于弊。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其副作用即增加乳腺癌和血栓疾病的风险逐渐被发现,该疗法又被认为弊大于利。
丹麦Hvidovre医院内分泌科的Louise Lind Schierbeck等近期开展的一项随机试验证实,绝经后女性及早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可显著降低死亡、心肌梗死或心衰的发生风险,更重要的是,早期开始并坚持激素替代治疗不会导致乳腺癌或卒中的风险增加。
该研究共入组1006例45岁~58岁新近绝经或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健康女性。其中502例随机分配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组(治疗组),另504例不接受治疗(对照组)。治疗组中,未切除子宫的女性接受三相雌二醇和醋酸炔诺酮治疗;子宫切除的女性接受雌二醇2mg/d。大约11年后,由于其他试验不良事件的报道干预终止,但对受试者的随访仍继续,长达16年。以死亡、因心衰收治入院和心梗为主要复合终点。
该研究的受试者平均年龄50岁,平均绝经7个月。经过10年的干预治疗,治疗组16例受试者达到主要复合终点,而对照组为33例(HR,0.48;P=0.015)。治疗组15例死亡,而对照组为26例(HR,0.57;P=0.084)。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与任何癌症的增加无关(治疗组36例 vs 对照组39例;HR,0.92;P=0.71),包括乳腺癌(治疗组10例 vs 对照组17例;HR,0.58;P=0.17)。深静脉血栓风险比为2.01(治疗组2例 vs 对照组1例),卒中风险比为0.77(治疗组11例 vs 对照组14例)。经过16年的随访,主要复合终点的降低依然存在,并且与任何癌症的增加无关。
经过10年的治疗,绝经后早期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女性的死亡、心衰或心梗风险显著下降,且不伴随任何明显的癌症、静脉血栓或卒中风险的上升。(作者:袁雅玉)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2;345:e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