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学科
2010年7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生日记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

戴尅戎简介

    1934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长、国际生物材料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理事长等20余个学术团体职务。是美国骨科学会在中国的唯一通信会员(2000年当选)、国际髋关节学会在中国唯一和亚洲第三位正式会员(1996年当选)。2002年经法国外交部与卫生部批准,被授予地中海大学荣誉博士称号,是获得该殊荣的唯一亚洲人。2008年被授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Raine荣誉教授。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人体内部,并发明多种形状记忆合金医用制品。在步态与平衡功能定量测定、内固定应力遮挡效应、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骨质疏松症、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委、卫生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26项奖励,以及首届上海市发明家、97香港杰出中国访问学者、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与奖励。先后负责国家、部委、上海市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30多项研究课题。是《医用生物力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等14本国内、外专业杂志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主编、编写专著46部。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本是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生活用品等领域的材料,医疗领域的应用原本局限于牙齿矫正(人体外部),而在他的大胆探索下却被创造性地应用于人体内部。美国实验室研究骨粒骨水泥,屡次实验失败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却在他的手里起死回生,获得了新生命。世纪之交,他敏锐地抓住了又一个研究热点——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并用这一技术促进骨再生。如此等等,他的创造力和视野之敏锐不禁令人叹服。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智力超群?抑或毅力非凡?与这位老先生的相遇令人充满期待。

一、信念:把所学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1934年,抗日战争前夕,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厦门鼓浪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身为医生的父亲戴天右给爱子取名戴尅戎,“尅”意为制服、战胜,“戎”意为战争、侵略。取这么一个阳刚的名字实是父亲将一腔爱国之心和振兴祖国之望寄托于儿子身上。

    小男孩不负父望成长为大学生,1955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了,与父母的职业一样也是医生。面临分配,他一颗纯净的心期盼着把自己的青春全部交给祖国,到最艰苦的地方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他的目标是新疆,可偏偏被分到了北京。被送到北京后,倔强的他就是不肯解下背包去新单位报到,尽管负责人告诉他去新疆的名额已满,但他还是坚持要去边疆、要去艰苦的地方,最后终于如愿去了当时名闻中外的宝成铁路的工地医院。医院医生不多,不仅要承担大量的工地伤员救治工作,而且周围百姓大病小病都会上门求治,这大大丰富了戴尅戎的临床经验。这期间他从一般创伤到给人接骨,再到开腹、开胸甚至开颅手术都要承担。虽然生活艰苦、工作强度又大,但戴尅戎照样抽时间写论文、做学问。在同届毕业生中,他第一个发表论文,其第一篇论文《胸震荡与肺挫伤》就登上了《中华外科杂志》。到1958年宝成铁路建成、工地医院搬迁时,3年的工地医院医生经历给戴尅戎留下了在艰难中战胜困难、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宝贵精神财富。

    工地医院的工作结束后,戴尅戎本可以被调回上海,守在父母身边。他的父亲戴天右教授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的教务长,但他顺应组织的需要去了太行山,后又转而去了武汉,直到1961年才回到上海。戴尅戎说:“如果非要说我曾经对不起谁的话,那就是我父亲。”这是因为,其父在他毕业前一年,即1954年就被诊断出患有喉癌,并接受了部分喉切除手术。然而为了他当初的信念——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他还是离开了父母,而通情达理的父母也没有加以阻挠,对此他深存感激。

    1961年开始,戴尅戎在上海铁道医学院工作。1974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期间,戴尅戎被调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系统,并被允许可以选择他想去工作的医院。当时,戴尅戎已做了几年的骨科医生,有人对他说“去哪家附属医院都可以,就是不要去九院,那里没有独立的骨科”,恰恰是这句话使戴尅戎选择了九院,“我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一条新路”,他如是说。

二、把握机会,成就形状记忆合金的医疗应用

    特定比例的镍钛合金是一种神奇的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在低温下可以随意变形,在高温时又回复原形。这种形状记忆效应是1963年由美国海军军械研究室工程师做实验时被发现的。当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今后制造武器万不可用这种合金,因为如果用这种合金制造武器,武器可能随温度下降而变形。记忆效应被当成了该金属的一种缺陷。一年后,美国发现苏联竟在暗自研究这种合金,他们突然被点醒:形状记忆效应可能是金属的特殊优点,而非缺点。于是美国也开始研究这一合金,随后首先将记忆合金用在工业上。自从发现这种材料可以为人们所用以后,就有人考虑将这一材料用于医疗。最早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医疗的领域是牙齿矫正,但这只是局限于人体外,而且不是用它的形状记忆效应,而是用它的超弹性——这种合金的弹性非常好。戴尅戎将这一材料在医疗上的应用推到了更深入的层次——人体内部。

    1978年的一天,上海钢铁研究所的杨海波工程师应口腔科之邀到九院做关于“记忆合金”的讲座,戴尅戎因为要出门诊无法参加。在结束门诊后,戴尅戎在过道里巧遇这位工程师。仅仅5分钟的交谈,戴尅戎就敏锐地想到:“这种材料能不能用于人体呢?”自从有了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人体的想法,戴尅戎就开始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1981年,戴尅戎在国际上首次将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装入一名患者体内,该患者膝盖骨骨折,断成两半,骑缝钉安放后,断裂的膝盖骨被牢牢抓在了一起。

    小小的一根骑缝钉其实蕴藏着很多奥妙。首先是变形温度的设定。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即变形温度,形状记忆合金制品可以改变形状(塑性变形),但不会被损坏。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制品就因形状记忆效应,而自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这个温度叫回复温度。问题是如果将之用于人体内,变形温度、回复温度应该是多少?如何给金属设置这两个温度?这就需要工程师帮忙了。戴尅戎对工程师提出,希望变形温度最好是0℃~4℃,因为太冷容易把局部组织冻伤;回复温度最好是37℃,即体温的温度。温度过高就有烫伤的危险。但这对工程师却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变形温度和回复温度太接近了,在工程应用中,变形温度和回复温度的设定要“宽松”得多,可以更低或更高,而这肯定不适用于人体。工程师对变形温度4℃~7℃、回复温度37℃的热处理方法摸索了很久,最终被上海钢铁研究所的课题组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还有其他问题,断裂成两半的膝盖骨分别被股四头肌和韧带牵拉,具有强烈的分离倾向,如何使骑缝钉具有对抗这种分离力量的作用呢?如果与普通订书钉一样,横向为直线造型的话,就没有往中间拉的力量。最后,戴尅戎等人把骑缝钉的横向设计成了波浪形,问题迎刃而解:在冷却时拉长横向的波浪,升温后波浪恢复即产生回缩力量,让波浪在还没有回缩到原来长短时便被卡住,这样就可以一直对抗分离倾向。此外,断裂的膝盖是立体结构而非二维平面,如果骑缝钉横竖间夹角为90度的话,势必会使钉对侧的膝盖骨断裂部分无法对抗分离力量而出现裂缝。在仔细思考后,戴尅戎把横段与竖段间的夹角设为70度,手术时在低温下将角度撑开到90℃,用以横跨骨折线固定后加温,角度变回70℃而使断裂部分内侧也可闭合。

    戴老讲道:“关节附近骨折有个特点:往往是肌肉的附着点,而且骨折片又很小,一般的内固定钉不上去。关节骨折以往都是通过打一根细细的钉子,或者用钢丝固定,搞不好就会再移位。而关节附近骨折一般都希望完全复位。所以作为关节周围的骨折来讲,第一骨折片太小,第二多受到周围软组织牵拉,第三还要求100%复位。在这种情况下,骑缝钉就有了用武之地。”骑缝钉非常小巧,非常适用于关节骨折,特别是分离倾向强烈的骨折。

    自从戴尅戎将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应用于人体内后,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应用日益广泛,衍生出了很多产品,骑缝订现在发展为抓髌器——把髌骨整个抓起来,这是长海医院的发明。骑缝钉先是在骨科获得了发展,创造了骨折环抱器、畸形矫正装置;以后又发展到整形科——用来修补颅骨;妇产科——用于计划生育的输卵管夹子、避孕环;再有,用于胆管狭窄、食道狭窄、尿道狭窄、血管狭窄——各种扩张器。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戴老欣慰地讲道:“今后骑缝订可能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记忆合金的应用肯定是很长远的。”

    作为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人体内部的第一人,戴尅戎被国际会议授予形状记忆合金医学应用奠基人金杯。提到他的成功,他说这是由于他抓住了跟工程师谈话的“机会”,但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是他的头脑已经准备好了——他一直想解决关节骨折难治的问题,而工程师的一席话给了他思路。戴老说:“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式各样的机会,如果你是有心人,就能灵敏的把握住机会,使很多偶然的事情变成必然的事情。”

三、力学讲座里的“异类”,获广阔发展空间

    戴老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了生物力学:“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功能的力学原理以及力学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人在运动时,就涉及肌肉力如何形成运动,力是怎么施加在关节上的?一个人在走路的时候,关节受了多少力?越是锻炼,肌肉越发达、骨头越结实,力又是怎么影响身体组织的生长发育的?现在组织工程也在研究,给细胞加力,让它更快、更好地构建成骨头或软骨,就是给培育中的细胞创造一个与人体内相同的力学环境。另外,力还联系到电、磁场等。病人骨折以后做内固定,可以把传导到断骨上的力改由钢板承担,以利骨折稳定和愈合。以后却发现,这一段不受力的骨头疏松了,把钢板撤出以后可能发生再骨折。骨质疏松很多是跟年纪大有关的,这跟身体代谢有关,但是也跟废用、锻炼不够、肌肉萎缩有密切关系。这些都是生物力学的简单例子。”

    说起戴尅戎与生物力学的结缘,也是机遇使然。一天,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勾起了戴尅戎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与阿波罗计划相关的实验室相继关闭,很多科学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相当一部分转向了生物力学,其中有很多华裔科学家。现代生物力学鼻祖冯元桢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冯元桢教授很早就带领学生来华讲学。戴尅戎看到的这条消息就是关于生物力学讲座的,他决定去听听。“会场里听课的人基本上没有医生,都是搞力学专业的”,戴尅戎成了会场里的“异类”。冯元桢说:“生物力学是个大花园,随手摘到的都是名贵的鲜花。”冯元桢的话激起了戴尅戎对生物力学的兴趣。随后,戴尅戎在九院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医院内的生物力学研究室,并于1983年到美国Mayo医学中心学习生物力学。1986年,戴尅戎与力学专家一起创建了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医用生物力学》杂志,以后又担任主编。现该刊物已被美国EI数据库(工程索引)等多个数据库收录。

    戴尅戎把他后来的许多突破都归因于生物力学的学习:“其实我后来做的很多工作,如内置物的改良、创伤修复甚至组织工程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力学,原来打下的一些生物力学的底子是非常有用的。”从一条力学讲座消息,到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让人感叹他把握机会的能力。

四、“拯救”骨粒骨水泥

    戴尅戎在Mayo医学中心的时候,曾去离Mayo医学中心4个小时车程的爱荷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参观,那里的教授跟他谈起了骨粒骨水泥。戴老介绍道:“当患病的关节需要用人工关节替换的时候,有两种方法固定人工关节:一、机械固定,即类似于钉钉子的压配合固定或骨水泥充填固定。二、生物学固定,即人工关节表面有很多小孔隙,待骨长入孔隙后便起到了固定作用。在骨水泥充填固定时,优势是其固化时间短,仅需10分钟,病人术后恢复活动快,但由于其厚薄不均,使用过程中无数次的摇摆撞击可能使其慢慢破碎、松动。骨粒骨水泥就是在骨水泥里放了骨粒,其理论机制是:开始为骨水泥充填空隙所形成的机械固定,然后骨粒逐层被吸收,留出空间供新骨长入,新骨与骨水泥相互嵌合而逐渐连接起来成为生物学固定。”该生物工程研究所那时正在研究骨粒骨水泥,请来了一位日本医生做实验,实验经费已消费殆尽,但实验还没有成功,实验犬总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然后死亡。戴尅戎参观时,仅存两只实验犬。戴尅戎揽下了实验研究任务,回国后,他开始思考怎样完成实验。戴尅戎观察发现:为了做对照,实验犬的两条后腿均作手术,分别用骨粒骨水泥、一般骨水泥做人工关节固定。手术后,犬被放回笼子,无论怎么卧,总有一侧伤口被压在下面,最后两侧切口都被感染,进而伤口裂开,导致实验失败。他和同事们想出了一条妙计:用一个大布兜把手术后的犬兜住,悬在笼子里,使伤口不能着地,并重新完善了实验计划、设计制作了犬的专用人工关节。最后,实验犬成活,无感染,实验成功。一项原本准备被放弃的项目在他手里焕发了生机。并与美国教授一起发表了骨粒骨水泥论文,论文的照片登在国际学术杂志的封面上。

五、烟台相会,成就工业技术用于临床

    人工关节只有6种~9种型号,但人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如何使人工关节适合特定的病人呢?这一过程是典型的“削足适履”,削削减减使病人的骨骼与人工关节相适。但有些时候,如严重的先天性畸形、严重创伤、肿瘤所致骨缺损时,就无法奏效了。这时就需要专门定制,即定制型人工关节。如何精准定制?目前戴尅戎与上海交通大学王成焘教授合作的计算机辅助定制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用计算机的图像技术三维重建需定制部分的形状,设计出适合病人需要的人工关节,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然后在计算机软件调控下加工出定制人工关节,即计算机辅助加工(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M)。CAD/CAM系统本是工业生产中加工高精度制品时所用的,但到了戴尅戎、王成焘这里,又成功地被用于医疗。利用该技术,一些本来不能实现的手术也可以实施了。这已经成了九院骨科的一个特色,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虽然CAD/CAM技术的应用使大部分定制关节都可以制作了,但还有一小部分不能做。戴尅戎又动起了这一小部分的心思。比如,骨盆上的肿瘤,骨盆不得不被切除一部分。最早修复的办法是浇骨盆模子,戴尅戎笑道:“那真傻透了。第一非常重,我拿在手上,那分量太重了,我说这东西用在人身上恐怕不行。第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骨盆是一模一样的,做出的人工骨盆没办法跟病人骨盆的残余部分完全吻合。”为了解决这种病人的手术问题,王成焘和戴尅戎又联手将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RPT)技术引入临床。RPT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复制一件物品。包括外形和内部的腔穴。用此技术做出来的骨盆或其他骨骼,与病人的完全一致,可用以设计和模拟安装假体,可显著提高假体转换手术的质量,效果非常好。

    CAD/CAM、RPT这些看起来跟医学毫无关系的工业技术是怎样被戴尅戎团队用于临床的呢?还是机遇。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在烟台举办的人工关节会议上,戴尅戎与时任交大精密机械系主任的王成焘教授相识。当时,戴尅戎是会议主席,会议期间,秘书突然急匆匆跑来问戴尅戎:“有个工程师要求参加我们的会议,可不可以?”戴尅戎欣然同意了这位工程师的加入。这位工程师就是王成焘,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做了些摩擦学的研究,有机会还希望在会议上讲一讲。就这样两人结识了。戴尅戎笑道:“我们两个人在上海没认识,跑到烟台去相会了。”与这位工程学专家的交谈,给戴尅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上海后,戴尅戎带领研究室全体人员和部分医师、研究生到王成焘那里去参观,一周后王成焘又带领他团队的人员到戴尅戎这边参观,“就这样结上亲家了”,戴尅戎笑言。两个团队开始联合搞一些研究,开始是一些三维成像、有限元分析,后扩展到CAD/CAM和RPT等等。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在各种评奖中,戴尅戎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摆在第一位,而是将合作的工程师放在第一位,他笑言:“如果都争第一个位子的话,那事情就到不了现在了,老早就散伙了。”

    现在,戴尅戎又把定制型人工关节推进到个体化人工关节。戴老介绍道:“个体化人工关节不需整体定制,病人入院后,医生首先考虑的是在现有的人工关节中寻找适合这一病人的关节假体或其部件。因为其实有很多的部件根本不需要定做,比如股骨头与臼的连接极其精密,而这部分多数可以使用传统部件。如此类推,最后需要定做的只是一小部分,这就是优先区定制原理,只定做必须定做的,其他都用现有或预先制备的部件配。积累的共性部件越多,需定制的就越少。这样病人等待时间缩短,成本下降而且质量有保证。把各种已备配件与临时设计加工的定制件,整合成为某个特定病人度身定做的独一无二的假体,是一种集成创新。面对一个特定患者,不但在切除范围、假体设计都个体化了,而且他的康复计划也是个体化的。现在个体化医疗是我们整个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六、网上相识,一周时间定大局

    世纪之交,2000年年底的一天,戴尅戎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自我介绍是美国华盛顿大学骨科研究室的楼觉人教授。他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后赴美工作,较早开展了腺病毒转基因技术。戴尅戎当即邀请他到科内讲课。一小时的演讲引起科室人员的浓厚兴趣。戴尅戎预感到这是一个好课题:“21世纪生命科学两大支柱——组织工程、基因工程,而这项技术把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连在了一起。”在随后的交谈中,了解到这项转基因技术在楼教授的实验室里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楼教授愿意将自己制备的腺病毒送给戴尅戎团队。楼教授的目的就是在国内找一位能把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带入临床的合作者。为此已二次回国找合作者,这次眼看也要无功而返,距其返美仅剩一周时间了。他在网上看到了戴尅戎的资料,抱着试试的心态给戴尅戎打了个电话。在更深入的交谈中,戴尅戎了解到,楼教授的研究室已做过多种小动物的实验,结果非常好,而要用到人身上还需要再做大动物修复长节段骨缺损的实验,而这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上是有很大困难的。戴尅戎于是提议:派人到楼教授在美国的实验室学习,回来后依样重复,然后再向大动物扩展,最后用于临床。楼教授高兴地答应了。随后,戴尅戎马上找医院张志愿院长商量,得到大力支持,当时距离楼教授返美仅剩3天时间,次日三人会面,临走前签约。一个礼拜中的风云突变,使楼教授高兴地说:“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我来回折腾了很久,什么都没成,突然一下子签约了。”不久,实验室副主任汤亭亭博士前往美国楼教授实验室访问二个月。在这期间,戴尅戎也没闲着,他在争取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要可以做细胞培养、转基因等一系列实验,九院房屋资源非常紧张,最后只找到一间洗衣房的堆放间,房屋腾空后,汤亭亭也回到了上海,并按实验要求建立了实验室。以后曾有法国学者要求参观这个实验室,戴尅戎本觉得实验室太小,拿不出手,结果这个袖珍型实验室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法国教授们的一致好评,他们不停地拍照,说从未看到过一个实验室能这么小,还有这么多功能,回去要依样建设一个实验室。

    在那个袖珍实验室里,却在上演着效率的传奇,2001年5月裸鼠实验开始,然后是小鼠、大鼠、兔子的实验相继完成,这段工作重复并证实了楼教授的出色工作。随后开始进行以前不曾做过的大动物(羊)、大节段骨缺损的修复实验。

    2002年,相关成果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其中大动物长节段骨缺损的研究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七、干细胞研究临床应用之路——越简单越了不起

    先进的技术和实验结果却并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因为面临的问题太多:“长时间的体外培养,万一污染了怎么办?病人等得及吗?培养时会用到胎牛血清,有人会质疑:你们没听说过疯牛病吗?再说腺病毒,病人一听说腺病毒就很害怕:什么,细胞里还有病毒?”面对这么多问题,戴尅戎选择了逐一击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临床应用。首先他革掉了胎牛血清的命,替之以病人自己的血清。有人质疑人血清效果不如胎牛血清,戴尅戎团队通过实验证实两者效果相差无几。戴老说:“这就是需求驱动型研究。”再后来,为了缩短病人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戴尅戎决定不再对干细胞进行培养,改用干细胞富集技术:“第一步,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先把骨髓血抽出来到邻近房间进行分选,把包括干细胞在内的有核细胞全部选出来,剩余部分回输给病人。分选细胞时手术已开始。30分钟后分选完毕,将浓缩的干细胞与有孔材料支架复合,送回手术间。等手术结束,把沾满干细胞的支架放入骨缺损部位,让这些干细胞在患者体内长出新骨,支架则逐渐吸收。这个技术就叫干细胞富集技术——把干细胞浓缩起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观察经过离心以后,干细胞分化是否受影响,是否会促进它凋亡,其扩增能力和成骨能力是否受限等等,最后都证明没有不良影响。”随后在临床上用了近百例病人,效果非常好。

    干细胞富集技术使得干细胞治疗有了应用于临床的可能,但在推广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费用。干细胞分选所用的细胞分选仪价格在40万元左右,而且所有的管道、储血袋等都必须用原厂的配件,而且是一次性的,比较昂贵,多数医院是不愿用的。“我们注意到,在分选过程中要过滤,以去除混杂的脂肪、碎骨等,而在过滤的时候,我们发现滤网上粘有许多干细胞,要设法抖下来使用。我们想,干脆不要这个分选仪了,让骨髓血直接经过滤网,使干细胞被滤网截获不就行了嘛。”但过一次滤网不能截获所有干细胞,于是戴尅戎的团队又做实验看血液流经滤网几次能获得最多的干细胞,现已证明4次~6次最佳。“然后把干细胞从滤网上抖下来,与多孔材料如磷酸三钙(TCP)复合。以后又想,用那个网干什么呢?在循环管道中安放若干个小容器,将多孔材料放入容器中,即可反复过滤,而这类多孔材料的特点就是能粘附细胞并能促进细胞生长。这样,把复合了细胞的材料从容器中倒出来就能使用,又简化了一大步。现在我们只需做一个一次性的干细胞过滤装置,其成本可能是几百块钱。”团队先后申报了7项专利。这项技术推广到临床后,病人只需花几百元就可以享受到干细胞治疗技术。

    戴尅戎总结出:“新技术要能用于临床,必须简化。其实形状记忆合金的临床应用也是如此,甚至简化到大家都看不起它。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是实现产业化和临床化极其重要的手段,而简化过程中蕴藏着大量创造性劳动。”

八、B to B to B

    现代医学科学、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深奥,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研究等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成果,尽管如此,临床上的病人却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好处。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不断深入,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研究与应用之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深。要逾越这鸿沟就不得不致力于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尽快地为病人服务,从而出现了一个重要理念:‘from Bench to Bedside’(B to B,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即转化研究。当然,反过来的B-to-B也是重要的。临床上的很多问题,如果将其上升为科学问题,就可以成为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会较快地成为学术论文、医疗新技术和新产品,并用于病人。这是一种需求驱动型研究。

    戴尅戎在多种场合提出建议:“我们需要回过头来仔细审视一下我们做过的研究,把本单位最近5年~10年里发表的文章理一理,其中哪些是有应用前景的,应马上就深入挖掘、设法付诸实践。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只重视那些对临床有意义的、马上就能应用的研究,原本支持基础研究的政策不能变,只是与此同时必须同时投入足够经费与人力,而且要有配套政策措施来支持转化研究,否则那些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现在,戴尅戎提倡要走“从临床提出科学问题、回到实验室解决问题、再应用到临床,即走from Bedside to Bench to Bedside(B to B to B)”之路。他还特别呼吁:“解决从基础回到临床的问题尤其重要。让一个科学成果变成产品的过程有很多细节,这里面需要大量创造性劳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进理念和体制,加速这一转化的过程。”

(作者:白蕊)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