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7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生日记

IL-23受体缺失小鼠不发生狼疮性肾炎

    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生成和浸润,失去了免疫负调节功能。IL-17(interleukin-17)是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不仅SLE患者体内IL-17水平明显升高,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内也发现Th17细胞。IL-23(interleukin-23)是维持Th17细胞功能稳定和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狼疮小鼠体内的Th17细胞在过继转移至经IL-23处理的Rag1-/-小鼠体内后,可激发狼疮病变。因此,哈佛大学Vasileios Kyttaris等人认为IL-23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在狼疮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证实敲除IL-23基因的狼疮小鼠不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和狼疮性肾炎。

    研究者敲除狼疮小鼠IL-23受体基因(IL-23R-/-),通过9个月的观察和对比后发现,IL-23R-/-狼疮小鼠只出现了轻度蛋白尿,与普通小鼠相似;而对照的野生型狼疮小鼠蛋白尿水平明显高于前两者(100mg/dl vs 100mg/dl vs 2000mg/dl)。

    病理检查显示,野生型狼疮小鼠体内次级淋巴器官和肾小球出现了明显增生,IL-23R-/-狼疮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均显著小于前者,淋巴组织内浸润细胞的数量较前者分别减少50%和90%。IL-23R-/-狼疮小鼠肾脏局部系膜细胞增生和基底膜增厚的情况较野生型狼疮小鼠有明显改善。细胞分型检测发现IL-23R-/-狼疮小鼠脾脏和淋巴结内CD3+T细胞数量低于野生型狼疮小鼠,与普通小鼠接近;而其体内CD8+T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野生型狼疮小鼠,CD4+T细胞的数目在两组小鼠之间差别不明显。

    在细胞因子方面,IL-23R-/-狼疮小鼠体内产生IL-17A的细胞数目减少。由于狼疮的发生与IFN-γ(interferon-γ,IFN-γ)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者还检测了IFN-γ在CD4+和CD4、CD3双阴性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发现IL-23R-/-狼疮小鼠IFN-γ的表达较野生型狼疮小鼠显著降低。此外,IL-23R-/-狼疮小鼠不仅血清内IgG的滴度低于野生型狼疮小鼠,其体内抗ds-DNA抗体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普通小鼠接近。上述结果说明缺乏IL-23受体时,狼疮小鼠不出现狼疮发病过程中一系列免疫功能紊乱的表现。

    综上所述,IL-23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在狼疮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IL-23与IL-17的功能密切相关,阻断IL-23与IL-17的作用途径有望成为狼疮性肾炎治疗的新型有效靶点。(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Journal of Immunology》2010;184:4605-460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