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4年11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依维莫司对晚期肝癌无效

作者:倪金杰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的Andrew X. Zhu等近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EVOLVE-1(The first Everolimus for Liver Cancer Evaluation)研究的结果,提示依维莫司(everolimus)不能提高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总生存率。

除 了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外,目前还没有能有效治疗HCC的药物。2012年前后在欧美肝病年会上报道的几项沙利度胺治疗HCC的小样本临床研究,虽然显示 出了一定疗效,但沙利度胺这种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是否能替代索拉非尼,仍需进一步研究。另一种有希望治疗HCC的药物是依维莫 司,这是一种雷帕霉素衍生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在治疗肝癌方面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并且有众多研究证实其在肾癌中具有一定疗 效,已于2013年得到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Andrew X. Zhu等纳入了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546例成人晚期HCC患者,这些病人不耐受索拉非尼或者服用索拉非尼之后仍然进展,将他们随机分,依维莫司(n=362)或安慰剂(n=184),两组都使用最佳的支持治疗。

结果显示,依维莫司组和安慰剂组死亡例数分别有303例和151例,死亡率分别为83.7%和82.1%,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7.6个月和7.3个月。总生存率上两组间也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晚期HCC的期临床研究已经有大量的失败案例,EVOLVE-1的研究结果又一次让我们对肝癌束手无策,对于这个癌中之王,医药研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对mTOR抑制剂抱有希望,认为这类药物中会发展出一种有效的抗肝癌药物。Andrew X. Zhu也呼吁医药界能够更多地尝试研发新型药物和新型靶点。他们相信,血管生成抑制剂,如沙利度胺以及cMET抑制剂,还有以索拉非尼为基础的联合试验终会取得新的突破。(作者:倪金杰)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312:57-6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