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12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在他乡

皮肤共生微生物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和微生物群形成的共生关系,对新陈代谢、组织发生和宿主免疫防御等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消化道菌群,参与肠道免疫组织的发育和功能,并在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促进全身炎症反应。虽然人们对肠道免疫功能和宿主-肠道共生菌协作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对肠道共生菌对肠道免疫功能影响到什么地步,我们依然知之甚少。

    皮肤是机体和外界环境接触的主要屏障,微生物学研究表明,机体各部位皮肤的局部菌群有很大差异。而且皮肤炎症反应,例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玫瑰痤疮(酒渣鼻)等,均和皮肤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有关,甚至皮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在人体内,微生物菌群驻扎在毛囊和脂肪腺等部位。有研究证据表明,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正常健康小鼠体表(皮肤表层、毛囊和脂肪腺等部位)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增加,SPF小鼠的皮肤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较多,可产生IFN-γ或IL-17A的αβT细胞较多。而无菌(germ-free,GF)小鼠皮肤中检测不到微生物产物。小鼠肠道效应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受肠道共生菌调控。研究表明,和SPF小鼠相比较,无菌小鼠的皮肤组织中αβT细胞产生的IFN-γ和IL-17A明显减少。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Shruti Naik等通过小鼠研究发现:皮肤共生微生物菌群可自主控制局部炎症环境并调节局部T淋巴细胞功能。针对皮肤病原菌的保护性免疫,其实是依赖于皮肤共生微生物菌群,而不是肠道菌群。而且,皮肤共生微生物菌群是通过IL-1R下游信号途径来调节局部T细胞功能的。

    这些发现有助于研究共生微生物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作者:赵永刚)

参考文献:《Science》2012;337(6098):1115-111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