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里程碑
2009年02月号
医学进展
现代观点
我最难忘的病人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

作者:编辑部

格里哥•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7.22—1884.1.6),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又译门德尔。1822年7月22日生于奥地利的海因岑多夫(今捷克的海恩塞斯)。
孟德尔于1840年毕业于特罗保的预科学校,进入奥尔米茨哲学院学习。1843年因家贫而辍学,同年10月到奥古斯丁修道院做修道士,1847年被任命为神父。1849年被委派到茨纳伊姆中学任希腊文和数学代课教师。1851年~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1853年,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修道院。1854年被委派到布吕恩技术学校任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代理教师,并在那里工作了14年。1884年1月6日卒于布吕恩(今捷克的布尔诺)。孟德尔从1856年起对高矮两个品种的豌豆进行杂交,第一代杂交品种为高植株。但当高植株杂交种子自花受精时,却产生了25%的矮植株后代。矮植株的第二代杂交品种自花受精后代无一例外的是矮植株,但第二代高植株品种自花受精却产生了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三分之一植株的后代全是高植株,三分之二植株的仍以三与一的比例生出高和矮的植株。
孟德尔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性状的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体。高因子为显性,矮因子为隐性,因此杂交后第一代全是高植株。第一代自花受精后,子代的因子、几率 和形状是:两个高因子(几率:1/4;高),两个矮因子(几率:1/4;矮),高矮因子各一个(几率:2/4;高)。前两种子代自花受精产生的第二代杂交品种是“纯合子”,继续自花受精永远保持各自的特征,高矮因子各一个的第二代杂交品种为“杂合子”,遗传特性和第一代杂交品种一样,以三与一的比例生出高、矮植株。
孟德尔把研究结果送给提出颗粒说的耐格里。但是耐格里认为这些发现的根据是“经验而不是理智”,未予重视。1865年,孟德尔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1866年又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并在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现称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和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及独立分配定律)。
大概当时因作者的平凡和杂志的低档,孟德尔几乎得不到回音,这一伟大的发现一直被埋没在旧纸堆中长达35年,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才由3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通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
除了植物杂交,孟德尔还从事过植物嫁接和养蜂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他还进行了长期的气象观测。他生前是维也纳动植物学会会员,并且是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和奥地利气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