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
2010年8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与社会
医学里程碑

在法兰西的那些岁月(二)

巴黎印象

    记得曾有人说过,德国人为欧洲建造了一个柏林,而法国人为世界建造了一个巴黎。如果你来到法国,却没有去过巴黎,就如同到了北京,却没有登过长城。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堤”(cité)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岱兹”(法语“沼泽”的意思)。公元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巴黎西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以幻想建造的巴黎,也许是《巴黎圣母院》的非典型浪漫,也许是《人间喜剧》的末世浮华。每个去过巴黎的人评价截然不同,有人说它浪漫,有人说它冷漠,有人说它时尚,有人说它昂贵,有人说它优雅,有人说它混乱。巴黎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只因她的名字是Paris。

    巴黎是一个适合做梦的城市,当你倘佯在古老的凯旋门与摩登的巴黎新区的时候,当你往返于经典永驻的卢浮宫和惊险刺激的迪斯尼乐园之间的时候,当你考察过阴森恐怖的巴士底狱的遗址再去参观气宇轩昂的艾菲尔铁塔的时候,当你拜谒了庄严肃穆的圣心大教堂转身又投入声色犬马的红磨坊的时候,当你乘坐着游艇去夜游塞纳河,去瞻仰圣母院的时候……你不能不怀疑自己究竟是在观光,还是在梦境中?

生活在巴黎

    怀着期待又带点兴奋的心情,我开始了在这座“无与伦比”的城市的生活。

    现实总是跟梦境有差距的,最先让我感受到现实的残酷的就是住房问题。巴黎的住房难找、租金高是众所周知的。最后我和一位同学以折合人民币6500元的价钱租了一间20平的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小房子。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地段还可以,生活比较便利。

    初入专业,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考试方式都跟国内大学完全不同。所谓的“教科书”是不存在的,老师的幻灯就是教科书。一般情况下,基础课的课件是不提供下载的,所有人都在课堂上当堂记录下来讲课的内容。记得曾有一位同学课后向老师要当堂的课件,当时那位老师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我不能给你,因为我刚刚已经给所有人展示了一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不能对你特殊。”

    专业课的很多内容则是每个老师介绍所在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的最新研究课题,或是这个领域内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这时候,老师们都是欢迎大家下载课件、询问关于实验的各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如果你对介绍的某个试验课题感兴趣,那么可以课后根据课件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或当时就和负责人约定另外的时间,大家再谈谈,这点类似于“双向选择”,双方都满意后,你就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开始研究了。

    无论是在基础学习还是专业学习中,几乎在所有科目中,除了最后的毕业论文,团队间的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感受非常强烈的一点!团队或说是小组成员都是自己自愿组合的,大型报告时,老师会提供一些题目,小型报告时,则会提供一些像《Natu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等国际知名杂志的领域内最新大型研究报告,每个小组通过抓阄的方式选中自己的命题,或做成全面的综述,或做成总结,或做成海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如果是小报告,也可以大家在图书馆中一起做,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查,全部完成后,团队整合一遍,然后会有指导老师(每个团队都会有自己的指导老师)再最后进行审查修改。这样完成后就可以给大家展示并接受提问了。在进行评分时,教授们都是对这个团队进行评定,而不会单独对团队中的某个成员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这些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学生,是极为不熟悉的,而我们在那边碰到的一些来自宝岛台湾的朋友,对这种合作形式的学习却是比较熟悉的,据他们讲,在大学时,也经常会有这种自主合作的团队学习,唯一不同的是,教授会列出一串长长的书单,让同学自己去图书馆查,然后合作完成报告。我们当时听了,不禁感叹“差异啊!”

    在我获得硕士学位的那所学校,考试方式也让我感触颇深。除了上述的平常的报告占百分之五十以外,还有书面考试,考试内容都是选自各自领域内著名期刊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的某一篇报告。先给出几句话的背景,然后是给出这些报告中的一些图表,写出你是怎样分析图表以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其中再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问题,最后一定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请根据你分析出的这些结论,作出一个治疗领域或研究领域内的展望。”

    国人时常感叹,外国的孩子自主能力高,动手能力强,思维方式活跃。看看他们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是可以受到一些启发呢?

记忆中的巴黎

    身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旅游目的国的首都,闲暇的时候,出门体验一下这个魅力城市的万种风情是十分惬意的。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比如一个月中的某一天,免费开放那些收费的博物馆、历史遗迹或花园。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就是如此,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免费开放。所有看过“卢浮宫”的人,都会表示惊叹,像我这种没有艺术细胞的人,都不禁感叹于那些大师们的鬼斧神工!有人测算,如果人们在卢浮宫内的每件艺术品前面停留1分钟,大约要花4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完。而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则是这里的又一特色。也许你随便走进一家,恰巧就是当年海明威写小说或萨特谈哲学的地方,抑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军光复巴黎时,法军统帅戴高乐将军喝第一杯咖啡的地方……

    时光飞逝,当我在这片灿烂的土地上的生活接近尾声时,不舍之情油然而生:

    因为她的灿烂——缘自塞纳河的波光、卢浮宫的灵光、埃菲尔铁塔的灯光、香街的流光……

    因为她的时尚——缘自她包容、前卫、不羁……

    因为她的深刻——缘自她高雅、沧桑、凝重……

    因为她的烂漫——缘自她迷幻、蛊惑、暧昧……

    巴黎不再仅仅是一座城,她是一个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作者:何颖)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