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8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与社会
医学里程碑

针灸或通过促进腺苷释放止痛

    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疼痛方面,能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但针灸要被主流医学接受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国外多个随机对照研究结论显示针灸的疗效并未超过安慰剂;二是目前还缺乏有关针灸治疗的确切作用机制。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牵头的一项小鼠实验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明确生物机制。在诱导小鼠右后脚爪疼痛后,研究者在其“膝”下“足三里”穴的位置进行针刺和捻转,治疗一个小时后,发现小鼠回应触摸或热刺激引起疼痛的时间延长,表明疼痛已被减轻。研究者同时发现针灸部位的腺苷水平升高,但对于缺乏腺苷关键细胞受体的小鼠没有这种作用。提示:针灸止痛作用与神经调质腺苷有关,而神经调质腺苷通常在组织损伤时产生,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Vitaly Napadow认为虽然针灸减轻疼痛的机制还存在怀疑,但针灸促进局部神经调质腺苷的分泌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重要作用机制。一些研究提示针灸具有释放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的作用,但Nedergaard说这一作用是整个神经系统的,而当对啮齿类动物进行无痛左腿的针刺后并未发现这一作用,提示针灸的作用并不是中枢机制的。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如果针灸疗效不能超过安慰剂,以上作用机制也是不相关的,也只是安慰剂的作用。

    加拿大的药理学家Jana Sawynok在研究腺苷对疼痛调节的作用时发现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受体的作用,但在开展针灸研究的多数国家中,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都服用了咖啡因,可能是影响针灸研究结果的严重混杂因素。

    Nedergaard说,为使针灸治疗更有效,小鼠研究中将加入抑制腺苷破裂的药物deoxycoformycin(该药已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这种药物使针灸治疗镇痛效果延长一个多小时, Nedergaard正准备应用这一针灸治疗策略开展临床试验。(编译:赵伟红)

参考文献:《Nature》2010;465:538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