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6年08月刊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寨卡病毒确能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

作者:包丽霞

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Arnaud Fontanet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首次证明,寨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可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研究者提醒,受到寨卡病毒威胁的美洲国家最好提前准备充足的重症监护资源,作好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管理工作。

法属波利尼西亚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爆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寨卡病毒感染,当地的第一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在寨卡病毒出现后5周被报道。此后,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和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都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于第9周到第12周达到高峰,提示可能是寨卡病毒导致了格林-巴利综合征。

为评估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的联系,研究者从法属波利尼西亚首府帕皮提的中心医院纳入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设了两个,一是年龄、性别、地区匹配的非发热住院患者98例,二是年龄匹配、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7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检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抗糖脂反应。

结果显示,病例组有41例检测到抗寨卡病毒IgM或IgG,占比98%;病例组抗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出率为100%,而第一个对照组的98例中只有54例查出中和抗体,占比56%。在查出抗寨卡病毒IgM的3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有37例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6天存在一过性前驱症状,提示近期有寨卡病毒感染。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检查提示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 AMAN),进展迅猛,有12例需要辅助呼吸,无一例死亡。有1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查出抗糖脂抗体,其中8例抗GA1滴度很高。典型的AMAN相关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很罕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既往登革热病史未见明显差异。(作者:包丽霞)

参考文献:Lancet 2016;387:1531-153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