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日记
2016年05月号
医学进展
在他乡
有争议的话题

不顾一切地活着

作者:苏涛 湖北阳新县人民医院 保健科

认识然筝的时候,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因为肾衰竭并发败血症,病情危重,躺在医院外科的病床上,药剂科同事李医生和她萍水相逢,出于同情想帮帮她于是拉上我去病房看她。她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着生的渴望,这是个在外打工的农村女孩,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再嫁到另外一个村庄。

我们去的时候,她刚刚和生父吵过架,因为生父不肯拿钱出来给她治病。目前靠继父在外打工,还要供继父的儿子大学读书。母亲目不识丁,只能在身边照顾她。

目前因为败血症和重度贫血,她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眼睛的视力也急剧下降。因为肾衰竭她曾经白皙的皮肤开始变黑,那种不健康的隐晦脸色。但是,她躺在那里不断地指挥母亲做些陪护的事情,条理清楚。鼻腔塞着棉条,不停地朝外渗血,已经视力模糊的大眼睛睁得更大了,面对我们诉说着自己的困境。没有那种哀求和自怜的表情,这一切都不符合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面对死亡威胁的表现。她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很强烈的不甘,她想狠狠地不顾一切地活着。

我和李医生在医院里帮助她募捐,我写了一些关于她的文字发到网络上,有些反响,还联系了县里的文化系统给她募捐,网络上不断有人关注她并给她汇款。我们县的红十字协会也给她申请了募捐。于是,她在最难最危险的那一刻有了治疗的费用,及时转去了省城的医院,病情稳定后回到我们医院做血液透析治疗。

她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好心人,还有很多同事和网络上朋友的帮助,虽然杯水车薪,但也解了燃眉之急。她的幸运,还来自我们社会的政策,国家对民生的投入。那一年,我们县的合作医疗开始了大病救助,把血液门诊透析患者纳入了医保。这样,每月的大额透析费自己只出很少的一部分,然筝可以在我们医院进行长期的透析门诊治疗了。

之后,听说有电视台还来采访她,时不时有些电话打过来,有些热心人要帮助她,有时候我接到电话就让对方直接和她联系。听说她曾经希望生父那边能有人和她配型做肾移植,但生父和两个同父母的哥哥都拒绝了。又听说她曾经为捐款的事情和继父闹得不愉快,她很生气还在网络上发牢骚,我还劝她心态平和些,她继父也很不容易。

有次在公共汽车上遇到她,她的视力有所恢复,因为按时血液透析,面色也恢复得不错,表情也很平静。只是眼神看着的地方不是对着我的方向,估计视力出现永久性损害了。

血透室的护士遇到我,有时候会告诉我她的一些情况,说这个女孩子太晓得疼惜自己了,每次来做血透都非要第一个,只要最干净的床单,打针也要找最好的。稍微不满意,就有很多批评的话甩出来。我听了只是笑笑,没有意外。

记得当年湖南电视台来采访她的时候,我去血透室看她,那时候的她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一边啃着冰冷的馒头一边指挥着完全不知所措的母亲去帮她办理手续。有次她重度贫血输血,是李医生找了院领导特批的,可是她母亲拿着输血申请单在医院转了一上午,找不到地方,还是被我遇到带她过去的。

我常常看到她一边血透一边啃着冰冷的馒头,那就是她每天的三顿饭,根本谈不上营养。所有住院和血透期间,我们也只看到她和母亲一起来去。可是,好像她才是她母亲的依靠。那种反差,本该看着心酸,但我却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反抗。无法用好与不好来评价她的心态。我只是知道,作为一个普通的甚至没有任何依靠的女孩子,她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活着,狠狠地活着,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

逢年过节,我会收到她的短信,一些祝福的话。我也会回复祝福她早日康复,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病康复除非换肾,而她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但这样的祝福还是一年一年地传递着,每次收到然筝的短信,都提醒我,这个勇敢的女孩子还活着,用她自己的方式,狠狠地活着。

(作者:苏涛 湖北阳新县人民医院 医保科)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