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总体发病率为0.15%,发病率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研究显示,15岁以下人群VTE的发病率低于0.005%,而80岁左右人群VTE的发病率为0.5%。以往曾认为动脉与静脉血栓栓塞具有完全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和风险因素,但有研究发现在VTE之前,患者的动脉血栓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已经明显升高。如果合并有某些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吸烟),患者则易患VTE,从而提示血管壁的改变可能参与了VTE的发病。已知微量白蛋白尿(即每天尿白蛋白定量为30~300mg)是动脉血栓栓塞的独立风险因素,也是一个公认的能代表内皮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所以有学者推测微量白蛋白尿可能也参与了VTE的发病。
荷兰赫罗纳大学医学中心的Mahmoodi等于1997年开始对居住于荷兰赫罗纳市85421位社区居民(年龄在28岁~75岁)进行了一项预防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病变(prevention of renal and vascular end-stage disease,PREVEND)的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蛋白尿的自然病程和蛋白尿与肾脏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2009年5月6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发表了一篇有关PREVEND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的主要评估指标是VTE(指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或二者同时合并)的发病率。论文显示,8574例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9±13岁,50%为男性)在8.6年随访期间,共发生129例次的VTE,每年VTE的发病率为0.14%。研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与VTE的发病密切相关。分层分析显示,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15mg(n=6013)、15~29mg(n=1283)、30~300mg(n=1144)和超过300mg(n=134)受试者的每年VTE发病率分别为0.12%、0.20%、0.40%和0.56%(组间比较,P<0.001)。校正其他各种因素后(如:年龄、癌症、避孕药使用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与那些UAE<15mg/d的受试者比较,UAE在15~29mg/d、30~300mg/d和>300mg/d受试者,每年VTE发病的风险比率分别为1.40、2.20和2.82(P=0.001)。研究还显示与UAE<30mg/d的受试者比较,合并微量白蛋白尿(UAE在30~300mg/d)患者的校正后每年VTE发病风险比率为2.00(P<0.001)。
该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与VTE风险密切相关。(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9;301:179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