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08月号
医学进展
短视频

氮末端脑利钠肽原有助判断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预后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心脏激素,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氮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BNP合成过程中,自BNP前体上脱落的N端残基。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或梗死可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室壁张力升高,NT-proBNP的分泌量增加。NT-proBNP的水平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评价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在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为了研究NT-proBNP在老年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法国Dijon心脏病学中心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他们选择了3291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他们分为4个年龄段后,对其进行GRACE风险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risk score),并检测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

研究发现, NT-proBNP的中位浓度为1053 pg/ml3003472 pg/ml);年龄越高,NT-proBNP中位浓度越大。多重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清除率、高血压等因素相关,女性NT-proBNP水平偏高。

1年随访结束时,38412%)名患者死亡,其中37211%)名死于心血管疾病。除年龄低于54岁的人群以外,NT-proBNP的浓度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呈现显著关联,该结果不受上述各项因素的影响。NT-proBNP浓度越高,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大。如果患者GRACE风险评分和NT-proBNP浓度都很高,说明他属于高风险人群,1年内死亡风险高达50%

既往研究显示,NT-proBNP不仅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作用,在心衰、左心室重构、高血压所致左心室功能不全以及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发展过程中,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助于提示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验证了NT-proBNP在老年患者当中的预测作用。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NT-proBNP水平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以便采取良好的监测和及时的干预措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9;338:119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