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疾病活动度评分对病情的改善和预后有很大帮助
过去20年间,随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治疗方案的进步,R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指标和躯体功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RA临床诊断确立后,如果能及时采用病程改善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多药联合激素或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此外,许多研究也显示,与普通的治疗和护理相比,利用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严格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对病情的改善和预后也有很大帮助。
为了研究不同方案对RA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活动度监测是否有利于改善类风关的预后,荷兰学者van der Kooij等人对508名类风关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治疗和随访,比较了不同方案治疗的患者之间,无药缓解期(drug-free remission)、躯体功能、影像学关节破坏等方面的区别。
508名活动性RA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DMARDs治疗方案:单药续贯治疗、多药联合上台阶治疗、多药联合高剂量泼尼松递减治疗、多药联合英夫利昔治疗。用药及随访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疾病活动度评分,以DAS≤2.4为治疗目标。前2年间,如果患者DAS评分低于2.4且持续6个月以上,则逐渐减药至单一药物维持;第3年起,如果DAS评分低于1.6且持续6个月以上,则逐渐减量至停药,即达到无药缓解状态。
通过治疗,各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 HAQ指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平均降低0.8。随着疗程的延续,各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缓解状态得以维持。4年随访结束时,43%的患者缓解(DAS<1.6),13%的患者达到无药缓解状态(各组分别为14%、12%、8%和18%),其中67名患者的平均无药缓解期达11个月之久,HAQ指数普遍低于0.5,接近正常人群的数值。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抗CCP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阴性、男性、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更容易达到无药缓解状态,而治疗方案与无药缓解状态之间无显著关联。
RA患者定期进行DAS评分
在影像学改善方面,多药联合高剂量泼尼松组和多药联合英夫利昔组分别有38%和31%的患者出现进展性关节骨质破坏,而单药序贯治疗组和多药联合上台阶治疗组骨质破坏患者比例高达51%和54%。多药联合英夫利昔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续贯治疗和多药联合上台阶治疗(P<0.05),多药联合高剂量泼尼松也优于多药联合上台阶治疗(P<0.05)。
该研究是首个以DAS评分为导向,对患者进行严格病情监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通过对疾病活动度评估和多药联合治疗,高达18%的活动性RA患者在停药后未出现复发,这为RA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具有指导性的理念。如果临床医生能对类风关患者定期进行DAS评分,严格监测病情变化,将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和躯体功能状态。此外,与单药治疗相比,在RA诊断确立后及时进行多药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关节破坏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09;68:9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