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发表了一篇题为“尿酸与慢性肾病长期预后”的队列研究论文,作者利用MDRD(The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研究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尿酸水平对慢性肾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证实,对于3~4期慢性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
作者选用了MDRD研究1989年~1993年间随机入组的838例3~4期慢性肾病患者数据。入组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12岁,肾小球滤过率33±12 ml/min/1.73m²,尿酸水平为7.63±1.66 mg/dl。观察指标为基线时患者的尿酸水平、患者总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肾衰竭发生率。
平均随访10年间,208名患者死亡(25%),其中,127名死于心血管疾病(15%);553名发生肾衰竭(66%)。经多变量分析发现,较高的尿酸水平与总体死亡率的增加有关(风险比为1.57,95%CI:1.07~2.32),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关(风险比为1.47,95%CI:0.90~2.39),与肾衰竭的发生无关(风险比为1.20,95%CI:0.95~1.51)。单因素连续分析结果显示,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L,患者总体死亡风险增加17%(风险比为1.17,95%CI:1.05~1.3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风险比为1.16,95%CI:1.01~1.33),肾衰竭发生风险无增加(风险比为1.02,95%CI:0.97~1.07)。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证实,高尿酸血症可导致晚期慢性肾病患者早亡,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因此,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调控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可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编译:刘荣军)
参考文献:《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09;53:79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