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4年09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医学里程碑
在他乡

REDD1是长期压力导致抑郁行为的重要介导因子

作者:费正弦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Kristie T Ota等研究人员近期发现,REDD1(regulated in development and DNA damage responses-1)是长期压力导致的突触损失和抑郁行为的重要介导因子,结果刊登在近期的《自然•医学》杂志上。该研究不但为我们揭示了长期压力致抑郁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同时也为阻止或逆转长期压力的不良后果提供了新的分子理论基础。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影响了全球17%的人口,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皆表明,长期压力和MDD会导致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中的神经元萎缩。但是这种形态学变化背后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Ota等发现,压力可以提高大鼠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中REDD1(在发育和DNA损伤反应中的调节子1,是mTORC1的抑制子)的表达水平。同时,mTORC1的信号靶分子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这个过程涉及蛋白合成依赖的突触可塑性。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重症抑郁症患者尸检时的PFC中REDD1水平有所提升。敲除REDD1编码基因的小鼠可以从由长期不可预测压力引起的行为、突触、mTORC1信号缺陷中恢复,然而,大鼠PFC中由病毒介导的REDD1过表达足以引起忧郁和抑郁样行为以及神经元萎缩。此外,mTORC1被REDD1抑制后所导致的突触变化,也可以通过对其他共汇通路进行mTORC1调节来重现。

总之,这些尸检数据和临床前的研究都表明,REDD1是长期压力引起的神经元萎缩和抑郁行为的重要介导因子。长期慢性压力可以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降低突触相关基因和突触蛋白合成的表达水平。由于慢性压力对mTORC1信号、突触发生以及抑郁行为都有影响,因此,该项研究为将来阻断或逆转这种效应的治疗性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作者:费正弦)

参考文献《Nature Medicine》2014;20: 53153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