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因与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和托马斯•祖德霍夫(Thomas Südhof)共同发现了运输小泡的细胞调节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利用这个机会对他称之为“奢侈杂志”的《自然》、《细胞》和《科学》等杂志发起了猛烈攻击,在卫报的采访中发表了一篇评论——《科学期刊如自然、细胞和科学等是如何损害科学发展的》。虽然他并未提及《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或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但人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同样把这些顶尖医学杂志包括在他“奢侈杂志”的定义中。谢克曼在卫报中提到:“这些‘奢侈杂志’本应该是高质量的象征,只发表最好的研究成果。由于负责基金分配和决定任命的委员们经常将文章被发表于何种期刊这件事看作是评价科研质量的代替物,在这些杂志中发表文章常能因此获得认可和教授职位。但是‘大期刊’的声誉只有部分是有保证的。虽然它们确实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但它们不是只发表优秀的文章。它们也不是唯一发表优秀文章的出版商。”他认为,这些期刊误导学术界,一味地追求发表所谓的抓眼球的“时髦”的科学成果,从而导致科学家放弃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持久的思考与执着的研究。谢克曼和他的实验室正在联合抵制这些“奢侈期刊”,并鼓励其他科学家也这样做。
2013年,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因与弗朗索瓦•恩格斯(Francois Englert)一起发现了帮助我们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的理论机制而获得了物理学奖。在一次同样是卫报的采访中,希格斯说,他从没发过一封电子邮件、从不浏览网页,甚至没有使用过移动电话。在1964年发表了关于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机制的开创性文章之后,希格斯只发表了不到10篇学术论文。希格斯描述自己在他所在的爱丁堡大学学部是一个“难堪的存在”,因为他发表的文章太少了。他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我是找不到学术方面的工作的。就是这么简单。我的文章产量会被看作是不够的。”他怀疑在今天的这种学术环境中,他还能否获得相似的突破性成就。因为如今的环境一直鼓励科研人员们大量炮制论文进行发表,很难让人获得平静去认真地开展各项研究。
不只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许多科学家心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清晰而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们评估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系统出了问题。问题究竟是在于目光短浅的高校行政们被不正当动机引向迷途,还是出版商将利益和宣传效用凌驾于论文质量之上?最有可能的答案是,问题在于两者的综合作用。但也许由这位近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引发的讨论还需要被进一步的广泛化和深入化。也许所有投身于我们称之为“科学事业”的人们,都需要暂停下来,反思我们目前的状态。
2009年,《柳叶刀》发表了由伊恩•查默思(Iain Chalmers)和保罗•葛来佐(Paul Glasziou)提出的一个观点,叫做《研究证据的产生和报道中可避免的浪费》。该观点特别声明,有不少于85%的研究发明是无用的。这看上去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但是这篇文章触发了极为有用的讨论,导致大量研讨会和其他会议的召开,探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所有人都认为是完全令人不满的现状——科学家们所提出的错误问题、实践中糟糕的研究设计、根本就实现不了的研究项目、被选择性报道和其他偏见而扭曲的研究结果。2014年,《柳叶刀》发表了《提高价值、降低浪费》的系列文章,这个系列较2009年发表的文章在针对这些问题方面更具有深度。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科学研究的价值,降低科学研究的浪费。如《生物医药研究:提高价值,降低浪费》、《当科研优先顺序已经被制定好时如何提高价值减少浪费》、《在科学研究设计、执行、分析过程中提高价值减少浪费》、《在生物医学研究管理调控过程中提高价值减少浪费》、《提高价值减少浪费:执行难实现的研究项目》、《从生物医学研究的不完全和无用报告中减少浪费》。
《柳叶刀》相信,科研投资者、科学协会、学校和大学教师、专业医疗组织和科学文献出版商的编辑们能够将这个系列作为一个机会,更加公正地检验他们为什么正在做着他们所做的事,他们是否从投入科研的时间与金钱中获得了最大的价值——这正是科学和科学交流的目的。《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提高价值、降低浪费》系列的目的,并不是针对这些事情给出的最后的答案。科学研究的会议组织者们应该考虑在所有的科学会议上都提出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关系着所有对科研感兴趣的人。一个专门对该问题进一步讨论的会场,是明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研究全会,会议的主题将是“研究奖励和完整性:完善制度以促进负责任的研究”。这也是《提高价值、降低浪费》系列的关键主题之一。
谢克曼去年攻击“奢侈杂志”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科学期刊应该如何帮助科学和事业向前发展?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合适,但是还不够完全。在《提高价值、降低浪费》系列中,《柳叶刀》在证据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更加广泛的问题:整个科学事业应当如何改变才能产生可靠的和可行的证据来解决社会和组成该社会的个人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作者:赵永刚、沈颖)
参考文献:《Lancet》2014;38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