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上刊登了有关中国儿科医师现状的评论:中国儿科医师严重短缺,以发达国家的标准,目前至少还缺少20万。
2013年,在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公开招聘中,一些岗位因未达到最低报考人数要求而被取消,其中无一人应聘儿科医师职位。
与其他科室的医生一样,中国的儿科医生也处于恐吓与暴力的阴影笼罩之下。2013年9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谴责了这样一起事件:患儿的父母与医生因病情存在分歧,残暴地殴打了医生。这是该院在近10天之内的第三次暴力伤医事件。
据医师协会统计,儿童占中国全部人口的20%,但目前国内仅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以及25万张病床,仅占病床总数的6.4%。如果以发达国家为标准,中国儿科医师至少还缺20万名。在我国,儿科医生及护士的短缺早已拉响了警钟,等待数小时才能看上病已成为常态。并且,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这一新政策的出台会加重目前儿科的压力。
目前,有三个原因可解释中国儿科医生的短缺。首先,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取消了儿科专业,导致近15年来的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其次,医患相处的难度越来越大,太多的家属围绕着孩子,家属的数量可能是综合医院患者的两倍甚至三倍,家属的高期望也使医生倍感压力;第三,儿科药费和检查费较低,收入也较低,出入院周转虽然较快,但儿科医生的收入常常低于综合医院的同行。儿科医生的所得与其奉献极不相称。
中国医学界始终在呼吁,结束儿科医生的短缺危机。然而,远离儿科仍是许多儿科医生及医学生的共同选择。(作者:刘元)
参考文献:《Lancet》2014;383:954